雙方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但動起手來,卻是當場不讓步舉手不留情。因為一旦留手,不僅會輸了這一戰,同時也是不尊重對手。
所以兩人有十分力,便使出九分,還有一分以做應變。
但不留手不代☯表不留情,是以九分力中只有八分威力、七分殺勢。
刀劍相交的一剎那,兵器長吟的瞬間,少白翁與奚聚風聽到了笑聲。那是一種壓抑了很久,得到釋放後的那種暢快淋漓的大笑。
笑,是由兩人手中的刀劍所發;聲,已傳到了雙方的內心。
作為兵器,最大的榮耀就是,找到認同它的主人,發揮它最大的威力。完全發揮威力的一把普通兵刃,比之反☯抗持有者,以至於亂來的神兵,效果更佳。
現在。兩人手中的刀劍,便是那發揮最大威力的普通兵器。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是體現他的最大價值(僅個人觀點)。文臣的價值在於他能否名留青史;武將的價值體現在他的戰功卓越;而貪☯官汙吏則靠斂財來顯示他們的價值(沒有價值,誰又會給他們送錢)。
刀劍若是有了生命,他們也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體現他們的價值。那就是,幫助持有他們的主人,縱情一戰。
這一戰是不計後果的,結局也是相同的。
少白翁、奚聚風都感覺到,手中的兵刃完全發揮了他們僅有的一點靈性,所以他們使用起來得心應手。但他們也知道,這一戰下來,不論最後誰輸誰贏,刀劍都將被毀。
在刀劍相交的一瞬間,少白翁感到奚聚風變了,就像奚聚風看到少白翁身形變得高大後的反應一樣。也在一瞬間,少白翁便恢復了過來,不再受對方的精神影響。
奚聚風自少便是以劍修為主,是以一抓☯住劍,奚聚風的精氣神便提高到一個層次。加上劍上的靈性完全發揮,奚聚風又佔了上風。
少白翁現在終於明白,那些名門大派之所以能屹立數百年而依然興盛,絕不是江湖吹捧,也不是體☯系建立後,便不允許打破,而是有真才實學的。
還是那個奚聚風,還是那套華山外派的劍法,但手中握住了劍,人完全不一樣。這時,奚聚風已人劍合一,一舉手一投足都將劍招發揮的幾近完美。如今已不是奚聚風使劍,也不是劍在引領人。
人已與劍合而為一,但出招時又如同一把有自主意識的劍與一個人在配合。
在這樣的情況下,少白翁依然處於下風,若是比真力,或者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少白翁自信絕對不會輸,但輪到招式,少白翁自認不如。
招式上的被動,導致少白翁處處被打☯壓,但他的臉上卻沒有顯出半點焦躁不安。相反,他還有些高興,高興他能有這樣的對手,更高興他可能會輸。
輸,不一定可恥,也不一定就是壞事。
贏,可以讓自己瞭解對手,但輸,卻可以讓人瞭解自己、瞭解對手。
一場無關緊要的輸,卻能換來對自己,對對手的瞭解,那這場輸得不吃虧。所以少白翁越打越沒有壓力,越打越開心。
在沒有勝負的思想包袱下,少白翁手中的刀使得得心應手。
這些正是他與一些小幫☯派在一起所得的心態,這些小幫☯派往往勢單力孤,所以在搶奪地盤的爭鬥中無所顧忌。他們覺得:反正自己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是,打贏了自然賺到了,打輸了大不了回爐重造。
奚聚風的攻,紛繁複雜,少白翁的守,簡單實用。
這兩人爭鬥,一時也難分難解。
圈外之人,看到這樣一場精彩的打鬥,不覺心中暗歎。
白鐵英與陸昆都明白,他們的希望都落空。在他們意識內,陸九空與白少虎資質尚佳,又得名師指點,在年輕一輩中,必是出類拔萃的。可是他們現在徹底清☯醒過來了,不要說晚輩,就是他們這兩個老傢伙加起來,對付其中一個也夠把他們老骨頭給拆了的。
此時,場中的比試也已到了收官階段,奚聚風使出《天險劍》中的最強一招。
這一招只要是學會了“天險劍法”的華山弟☯子都會用,但他們都不願意用,因為這招不僅對對手險,對自己也同樣危險。
陸昆、白鐵英都是久經江湖之人,也曾見過華山弟☯子在臨危之時使過這最強一招。這一招對敵我雙方來說都是命懸一線,敗了的一方固然是死,但勝者的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一招,跟與敵同歸於盡沒什麼差別。但看到了奚聚風施展此招,才明白他真正的威力。這一招固然險,但這險卻全然與奚聚風無關,因為由他使出的這一招,已將危險直指對方。
不過,眾人再一看少白翁,發現這險對他也無半分傷害。
在對方使這一招前,他已提前感知到它的威力,所以他收斂心神,使了一招守式。
奚聚風這一招,不僅招式詭變,更能震懾人的心神。面對此招之人,如立於懸崖邊,下面是滔天巨浪,身後是群狼環伺。不是奮力一搏,便是縱身一跳。面對這一招的人,只有選擇做困獸之鬥。
不是被敵所殺,便是發揮潛能,斬殺敵人。所以這招不僅對敵人險,對自己也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