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方丈不僅在他有天賦的武學上予以指導,只要他想學,悲雲都會教他。對待了心,悲雲比對待自己的徒☯弟還好,同時了心也覺得掌門對他比自己的師傅悲雪對自己更好。
現在了心死了,最傷心的自然是悲雲,傷心欲絕之下,他萌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報仇。
出家人都是慈悲為懷善☯念為本,講究: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種善因、求善果。
但現在悲雲要報仇。
報仇是一種執念,執念會讓人看不清眼前的事物;聽不清周圍人的話。一旦被執念所包圍,就很難再掙脫開了。悲雲有了報仇的執念,也說明他多年修行的禪境毀於一旦。
要想報仇,就必須知道殺☯人兇手是誰,那麼驗☯屍就是很關鍵的環節。能殺死了心的,絕非無名之輩。
高手都是經過多年修☯煉而成的,他們的每一招每一式都經過無數次的修☯煉,這種修☯煉也使得他們的招式成了習慣、慣性,會不自覺的顯示出來。從死者的傷口可以發現對手的習慣、武功、兵刃,從而判斷出☯兇手。退一萬步來說,對手真的是個武功了得,卻從不顯示名號的人物,悲雲也決定將傷口的情況交給“武林三快”以及六扇門的人。
了心全身上下有很多傷口,這說明對方和了心的武功不分上下,很難直接把他打敗,只有在他身上不斷制☯造傷口,將了心活活耗死。
了心的屍體上的傷口共分為兩類,分別為刀傷和劍傷,這讓事實的真☯相簡單了許多。如果大家沒分析錯,那麼兇手就有“刀劍齊出,寸草不留”的“殺”。
“殺”,是一個動作。
“殺”,是一種想法。
“殺”,更是一種目的,一種結果。
當這個動作、這個想法、這個目的、這個結果結合到一起的時候,“殺”——就是一個人。
“殺”是那個人的代號,真正的名字誰也不知道,殺手本就不該有名字,不能有名字,不需要有名字。
殺手只需要殺☯人,只能殺☯人,只有殺☯人。
“殺”屬於一個叫“寸草不留”的組☯織,江湖中有名的殺手風影、君子殺手,都來自這個組☯織。
這是個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既然要盈利,就要有生意。
不過,像他們這種組☯織,總不能隨便在大街上租個門面鋪子,然後寫上金字招牌“幫你殺☯人,寸草不留”。這樣肯定不行,不但不能被人知道,就算是僱他們的人,也不知道位置。因此他們只有自己尋找目標,這個組☯織中情報人員的龐大,與朝☯廷中的東、西兩廠,錦衣衛以及“武林三快”不分高下。
不過他們只重視對自己賺☯錢有利的情報。比如說江湖中哪個有頭有臉的人物想剷除異己,又苦於怕事情做得不夠乾淨,讓人知道。
這時,寸草不留就會找上☯門,雙方經過談判,一個月後事就辦成了。
“寸草不留”組☯織內部有很多殺手,其中有三個雖不是一流,卻是很出名的:殺、風影、君子殺手。
三人雖然都是殺手,但風格卻完全不同。君子殺手雖是殺手,但卻從不願多殺☯人,只會殺指定的目標。而且目標為武林敗類,或者道貌岸然之輩。如果僱主要殺的人過多,或並非大奸大惡之徒,那麼她是不會出手的。
風影在選擇物件上就沒有那麼多講求,但只有一點,她殺的人必定是有資格讓她拔劍的。
至於三人中最強的“殺”,那就更是來者不拒了,從他的名字就能知道。只要上頭有任務,他就會殺,好像別人的血便會讓他產生快☯感。他雖對屠☯殺的物件沒有選擇,但殺☯人的方式一定是他自己的方法,人一定要死在他的刀劍之下,留在對方身上的刀劍傷口數量一定要相同。也正是這個原因,悲雲才斷定兇手是寸草不留這個組☯織乾的。
不過,雖然知道兇手是誰,但他充其量不過是個殺☯人工具,所以還要想辦法找到指使他們的元兇。這要比尋找殺☯人兇手更難,即使你剿毀了這個殺☯人組☯織,抓☯住了幕後老大,你也難從他們口☯中得知委託人的訊息。這是他們行走江湖的信☯譽,無此不以立足江湖。
既然以少林派眼下的能力查不出元兇,那就只好麻煩江湖朋友,不過“六扇門”的人是不能麻煩的。雖然他們都是江湖中人,但總歸吃的是皇家飯,被武林中人知道,別人還不說他們就跟市井老百☯姓一樣,遇事就報官。更何況因前不久有人要劫龍鳳鏢局的鏢,六位捕頭正全力緝拿元兇,哪有時間管其他事。
不過在悲雲的眼中武當、龍鳳鏢局竟然到這一步,要靠官☯府的力量,這樣的事他可不會做。江湖事江湖了,就算是找朋友幫忙,也要找江湖中的朋友。這件事首要找的就是武林盟主——沈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