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法中的每一卦劍招,皆能再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又可再化,到最後變化萬千。
但在這一代傳人柳松涼的資質,並不如當年的那位創始人,至最近才透悟六十四卦劍後的八招變化。
而這魏廣生,不論是學武的資質,還是學劍的時間,都不如其師,到現在也不過學到第二十四卦劍。
這二十四卦劍,乃是坤八卦、艮八卦、坎八卦。
此二十四招主防守,是柳松涼見弟子天資不足,怕他報仇心切,特意教給他報名功夫。
擂臺上,魏廣生持劍主動出手,進招便是攻守兼備的坎八卦劍。
水有三態:氣態,可隱匿與無形之中,不可捉摸;液態,柔弱處下,可一旦匯聚卻奔騰,可是山傾地陷;固態,堅硬勝鐵,可阻萬千兵馬。
魏廣生以坎卦劍對武元功,進可攻,退可守。
先以進攻的招式試探武元功,如發現不敵,便以艮八卦、坤八卦防禦,再伺機反攻。
但這樣的想法,武元功又如何看不出來。
當年的一戰,武元功依然記得,更是反覆的思考研究過。對方還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如何破解這套劍法。
所以,坎劍八式只攻出兩劍,武元功便洞察先機,處處發敵於先。
劍招才出一半,便被武元功劍指打向破綻處,逼使魏廣生不得不半路改攻為守。
即便是防守,坤卦八劍、艮卦八劍依然變化萬千,反可使進攻者露出破綻。
臺下,普通百姓看不真切,只見兩個人影來回翻轉。而那些有些眼力的武者,看到的,卻是魏廣生似守似攻的劍招。
連環快攻之下,武元功發覺,對方的武功,在自己徒弟陸九空之上。
在收徒弟、教徒弟方面,武元功自愧不如。但打來打去,武元功也發現,魏廣生來來回回,就那麼二十四招的劍法。雖然變化多端,但都是按照譜子來的,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與變通。
打了半天,已經探知了對方的實力,也比較了雙方徒弟的高下。再這樣打下去,別人只當是他武元功已大不如前,連一個後生晚輩也收拾不了。
想到這,武元功雙手劍訣再加一分功力,左手劍疾如風,右手指威勝雷。
一旦武元功認真對待,那不論魏廣生如何快劍連環,怎樣招式變換,也難敵對方劍指的威力。
整個擂臺,被魏廣生所發出的劍氣震的搖晃不定。
但在劍招包裹之下,破綻已被鎖定。
但見武元功身似疾風,瞬間來到對方身後,雷霆一指擊出,魏廣生手中鐵劍應聲而斷。
籠罩在周圍的劍氣,頓時潰散。周圍看擂之人,身上的壓力也是一輕,紛紛大口的呼著氣。
魏廣生功力不足,氣勁被破,立即口吐鮮血。
劍斷兵敗,魏廣生實力不敵,輸的心服口服。
但這次上擂臺,以歸命劍為彩頭,除了想名揚天下,同時也想借機查出當年的滅門兇手。
如此就這樣輸了,魏廣生實在心有不甘。
“年輕人,《八卦篆文奪命連環劍》以招式變化見長,但你的骨骼堅硬,更適合力道剛猛,大開大合的武功招式。”
打敗老對手的徒弟,歸命劍的擁有者,武元功心中暢快,便好心提點一下晚生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