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懦弱無能,各方諸侯紛紛強勢而起,各自壯大,欲問鼎中原,天下爭戰不休。
國與國是如此,學術與學術之間亦是這般。
當時士人輩出,諸子百家林立。這其中以儒、墨、法、道、兵家、名家、陰陽家為主。
名家:善詭辯,雖說得天下無人能言,但輸者各個皆是口服心不服,且沒有什麼實用的說辭,漸漸不為人所用。
道家:主張無為清修,自老子、莊子、列子等大聖過後,其餘有才華的人皆是歸隱田居。
兵家:奇謀縱橫,文有蘇秦、張儀;武有孫臏、龐涓。是各國戰場急需的人才,無論何時都不會處於下風。
那陰陽家,屬於是形而上的玄學理論,被各國名正言順的受封做正名。雖然能一時為勝利者製造輿論,但要是輸了,他們卻沒有更好的理論來支援。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反對侵略戰爭,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掌握自然規律。似乎是與陰陽家相反,他們的理論全是科學實踐,卻又比陰陽家更信奉鬼神。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在他們的心目中,沒有國與國之分,只有強弱之別。
他們的行事作風是,只要有弱小的一方求助,他們便會幫忙。
這樣一來,他們就把強國給得罪了,而被他們幫助的弱國,在強大了之後,又會成為他們阻止的物件。
在學術上,他們又與其他各家對立。
法家曾說過“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這俠,指的就是墨家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俠義之事。
但在當時的法家眼中,他們的行為完全是一種以自我思想為中心的違法行為。
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秦國以法家之學強盛,掃蕩六合。到了西漢時,前期尊崇黃老道家。後期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
在朝廷中,不能成為官方顯學,在民間又很難有信徒。
久而久之,這些人便產生了偏激的思想。
他們認為,那些江湖中的弱者,既不是正道,亦不是邪道,而是兩方皆不是,沒有庇護的中立派。
於是乎,一箇中立的組織——墨尊府就此誕生。
但由於不容正邪兩道,又不依附於朝廷勢力。時間一長,他們便被劃為異類。越是這樣,他們的行事就越來越偏激。
到最後,連名字都改為“魔尊府”了。
魔尊府不僅僅是改了名字,也早已失去了最初墨家的主旨,為了防止敗壞墨家的名聲,他們甚至連修練的武功,也不再是墨家原來的武功,而是同為當年戰國諸子百家之一的陰陽家。
或許,這是他們儲存的,墨家的最後尊嚴。
同時,為了讓門下弟子記住他們是被正邪所不容的,這些人從來不以真面目示人,全都是黑衣、黑褲、黑鞋,以及黑色的大氅。當然了,打入武林內部的人,自然不需要以這些來做偽裝。
而今,站在兩人面前的,正是這樣一身的打扮。
對於兩人的一愣神,那黑衣人已經自以為是的猜到了原因。
在他心目中,這場交易極為隱秘,所以馮仁語不敢親自出面,也沒有告訴來人,交易的物件是誰。
黑衣人的問話,只是象徵大於實際,因為他還沒等兩人開口,便繼續道:“看來你們什麼也不知道。不過沒關係,死人,是不需要知道那麼多的。”
這言下之意,他要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