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一切,都在你的算計之內,但如今形勢對我們不利,我的要求真的能達到嗎?”
暗室內的人說道:“現今武林門派林立,各方勢力互相鉗制,因此你什麼也做不了。就如那武林盟主候選人被殺,天下震驚,但是否有過激的事情發生?”
朱常樂:“可你所安排的,便能引起干戈?你也說了,就連武林盟主候選人被殺,也沒引發什麼後續反應,死了區區幾個鏢師與管家,就能引動天下的紛爭。”
那人道:“人能抵擋誘惑,只因誘惑不夠;人能遠離利益,只因利益太遠。武林盟主候選人被殺,與江湖絕大多數幫派沒什麼關係,他們負責的利益沒有因為了心的被殺,而減少,也不會因為兇手繩之以法而增加。這就如同不管皇帝是朱是劉,種田的依然種田;打漁的繼續打漁。但長樂宮、永樂幫、聖言堂,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接地氣的幫派。為了一件寶物而互相廝殺指責,這本身就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而如今,這件讓三方眼紅的寶物不見了。試問,誰能經得起這眼前的利益。”
朱常樂:“要說能引起各方爭鬥,王陽明就是個極好的誘因,更曾引動各方勢力位置拼鬥,但也不見天下大亂啊?”
那人道:“確實,那件事要是處理不好,真的可以引發天下大亂。但真正得利的是誰,個人心中都有本帳。古話說:人只見其利而不見其害;魚只見其食而不見其鉤。但王陽明這件事,利未現,害已知。什麼人會為了未知的利益以及眼前的損害,而做出犧牲呢。”
朱常樂:“你是否可以利用王陽明這件事,給我帶來利益?”
“……”
“你不說話,是因為這件事我得不到好處,還是說,你根本想不出辦法來?”
那人冷哼一聲,有點不屑的說道:“你是在試探我。”
朱常樂:“確實。一切都在你的意料之中,但我的利益卻一點也沒有得到,我自然要試探你一下。更何況,一個自吹能為他人得到利益的人,卻不從中獲得一點好處,我能不懷疑一下嗎?”
那人道:“利用王陽明的方法太多了,我要多長十個腦袋,才記得住。但你所得到的好處,不見得比我們現今計劃來得多。少林、天師道,他們不知經歷了多少朝代,卻還能屹立不倒,原因在於名。天下大亂,新王朝想要得民心,必先正名。你覺得,他們會用你到什麼時候?就算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你以為,憑你的實力,可以成為割據一方的霸主嗎?”
這話多少帶點看不起,但也說出了實情。
“你不是善於佈局嗎?難不成就沒辦法幫我獲得更多的利益。”
那人道:“我幫你得到的,是你能守得住的最大的利益。切記,貪字不成反變貧。更何況,計,說白了就是騙。騙人的人,一定要順勢而為。讓被騙的人心裡舒服,信你。三國時,袁紹見天下人對董卓不滿,便以強勢騙取天下諸侯聯合討伐董卓。曹操知袁紹欲奪取天下,便示弱騙袁紹主動來犯,放棄大好形勢。而一旦勢盡,便是神人孔明也無力迴天。我的計謀,還不足以連天都算計在內。”
“你能讓我信你,是不是也在用計騙我。”
那人:“我在用我的計,助你順勢而為。”
朱常樂:“好,你既然都這樣說了,我也不再為難你,那我們後面該怎麼做?”
那人道:“龔文煜奪寶的訊息,我在你之前已經發出。只不過你的在明,我的在暗。那些善於收集情報之人,自認為提前得到明的訊息,卻不想暗訊息已經同步傳出江湖。那些有此實力又有貪慾之心的人,自然會在龔文煜回到國學館之前攔住他。”
朱常樂:“但這樣,就能引起江湖各大勢力的鬥爭?”
“一年多以前,王陽明被貶官,保王、救王、誅王三方勢力爭鬥不休。雖然沒有在臺面上直接大的陣仗,但私底下卻死了不少,導致江湖各種小幫派林立。如今雖然平靜了不少,但不甘之心、報仇之心、渾水摸魚之心依然存在。之所以到現在都未出事,就是因為他們在自我剋制,等待一個機會。”
朱常樂:“你覺得我們製造的這事件,真的是個契機。”
那人道:“你可以不信我,我也可以找其他合作伙伴。”
那人這樣一說,朱常樂可急了:“我當然信你了。不然怎麼會對一個幫外之人言聽計從。我只是怕這事的影響沒那麼大。”
“放心,你創造的機會很多人需要,他們會幫你的。”
朱常樂:“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那人似乎早就猜到了,微微一笑,道:“說……”
“你所提到的那三個地方,真的存在?”
那人:“當然。不過這與你沒有任何關係,你的存在對他們沒有一絲影響,他的存在也完全無視你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