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紫宸殿中召幸紀寒煙的事情還是不脛而走,如今後宮中的眾妃嬪也已經對於皇上這樣的臨幸習以為常,大家都眼巴巴地盼著皇上哪天也能召自己到紫宸殿中去呢。
而張府裡張嗣甫和張嗣宗已經到達了蜀地好多天了,經過幾天進山勘察,兄弟二人已經找到了張禹稱的屍體,只是此時張禹稱的屍體已經面目全非了。
天氣正暖和,這樣日復一日也的確不是那麼一回事,兄弟二人商議後,直接在蜀地的棺材鋪裡買了副棺材,便將張禹稱草草地入殮了。
對於張禹稱的突然離世,劍南西川節度使高崇文也深表遺憾,張家兩位公子的到來,高崇文自然少不了要為兩位公子接風洗塵。
一陣寒暄之後,三人便一同進入了帳中,張嗣甫和張嗣宗決定明天一早便啟程回京。
這幾日在蜀地的勞碌奔波,兄弟兩人就已經聽說,這個高崇文帶兵打仗,的確是個行家裡手,只是處理州郡政務,卻是一竅不通,雖然討平了西川節度副使劉闢的叛亂,可是蜀地叛亂剛剛平定,就已經讓民眾怨聲載道。
如今蜀地的秩序一團混亂,而張禹稱以前便是負責在高崇文的身邊協助打理政務,張禹稱雖然沒有那麼得賢明老道,卻也很是儒雅,深受蜀地百姓的尊重和喜愛。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本以為可以在蜀地建功立業的張嗣甫,如今卻在蜀地突然遭遇不測,發生這樣的事情對於張嗣甫和張嗣宗都是莫大的悲痛。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談論起蜀地,都會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來形容,可是巴蜀之地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多彩的自然資源,讓它擁有了燦爛的文化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眾多的民族風情。
當今皇上也正是風華正茂,血氣方剛之年,繼位之後,他的首要任務便是削弱藩鎮的勢力,把藩鎮的權力重新奪回到朝廷的手中,重振朝廷的權威。
起初皇上對於西川節度副使劉闢判亂之事也很是重視,考慮到自己即位不久,只能暫時施以安撫的手段,任命劉闢為西川節度副使,代行節度使職權。
可是令皇上沒有想到的是劉闢根本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裡,也不相信這個年紀輕輕的皇上能有如此的能耐,於是劉闢就公然要求皇上把四川、東川、山南西道之地全部都入他管轄之內。
面對劉闢這樣得寸進尺的要求,初繼大位的皇上很是震怒,並沒有答應劉闢的要求,皇上的拒絕,激怒了劉闢,劉闢貿然出兵攻打了東川,東川節度使李康也被劉闢一怒之下殺掉了。
所幸皇上派出的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和神策京西行營兵馬使李元奕以及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都很是驍勇善戰,三人一起出兵討伐劉闢。
面對著朝廷派出的軍隊重重的進攻和鎮壓,劉闢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
劉闢所帶領的軍隊在德陽漢州等地均遭敗績,城門守軍,眼見已經勢單力薄,但也不能孤軍奮戰,西面的補給又被朝廷派出的軍隊切斷,只好開啟了城堡向高崇文等投降。
最後朝廷派出的軍隊攻打到了成都,劉闢的老巢眼看就已經在朝廷派出的軍隊眼皮底下,劉闢決定向西邊逃跑,他打算投奔吐蕃,可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半路上就被追兵追上。
想要逃跑的劉闢看到許多的官兵向自己追了過來,他就想到了自殺,對於劉闢,皇上早已經下旨要活捉,這樣的好機會,眾將士當然不能放棄,自殺未隨的劉闢被拿下並暫時關押。也就是在這次戰役中,張禹稱也橫遭不測。
“你們的兄長慘遭不錯,我等也很是悲痛,還望兩位公子能夠節哀才是,我就先乾為敬了。”高崇文對著張嗣甫和張嗣宗說道,言語中充滿了惋惜。
“大人如今已是皇上任命的檢校司空,怎能如此客氣,只能怪兄長命薄,怕是以後再也不能為皇上效忠,為大人分憂了。”張嗣甫憂傷地說,聽到張嗣甫這麼說,張嗣宗的心裡也難受極了。
幾個人碗中的酒一直都沒有斷過,一杯接一杯的喝著,張嗣宗喝著碗中的酒,望著高掛在夜空中的明月,在這蜀地,在這樣的夜晚,他突然好想念遠在京城的秦流素。
不知道她和張媽在府中的別院裡過得好嗎?不知道雲鶴現在好不好?是否此刻也在想念著他?
夜已經深了,張嗣宗吩咐帳篷外的侍從扶高崇文等人到床上歇息,然後他也扶著醉的不省人事的張嗣甫朝著另一個帳篷走去,夜雖然寧靜,可是躺在床上,張嗣宗卻毫無睡意。
第二日,高崇文在軍隊中找了好幾名侍從協同張嗣宗以及張嗣甫一起把張禹稱的棺木一併運回長安,一路上張思宗想到來蜀地之時,兩人都是輕裝上陣,如今帶著大哥的棺木還有侍從相隨,竟然也會覺得如此的費力。
這蜀道本就難行,更何況還要將張禹稱的棺木運回,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來時大概用了十幾天,如今回去看來也要十幾天才能抵達長安。
想到已故的大嫂,還有那嗷嗷待哺的小云鶴,張嗣甫和張嗣宗就說不出的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