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換個時候,莫君羽或許還會讚揚他的皇后臨危不亂,堪當皇后大任。
可良紫馨的鎮定竟是因為這些事情,莫君羽只覺得憤怒與失望。
在此之前,他雖然知曉了良紫馨喜歡莫君揚,卻一直隱忍不發。
一方面是因為良家強大的勢力以及如今動盪難安的局勢,但更重要的,他對良紫馨,並不是沒有感情的。
兩人結為夫妻這一年時間,雖然比不得莫君揚與時青雪那樣歪歪膩膩,整天黏在一起,但也是恩愛不移,相敬如賓。
若是因為這點虛無縹緲的好感就分道揚鑣,就實在太可惜了。
莫君羽想給良紫馨一個機會,只要她安分守己,那他就當做從不知道她那點心思。
兩人還是恩愛和美的夫妻,是大莫的皇帝和皇后。
可良紫馨今天竟然公然勾引莫君揚,別以為他不知道良紫馨會挑在今天踏春,根本就是早打聽好莫君揚回來。
這樣大膽放浪,他若是再忍下去,那他就真的要頭上長草了。
莫君羽越想越氣,最後更是一甩袖子,翻身上馬。
“你好自為之吧!”
冷淡地丟下這麼一句話後,莫君羽就直接騎馬離開,把良紫馨丟在這個荒郊野外。
————
三月草長鶯飛,正是春光燦爛的好時候。
朝堂後宮似乎也一片祥和平靜。
然而,翰林洛子軒洛大人的一道罪己書卻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洛子軒上書稱,其曾為先帝翰林學士承旨,得恩寵於殿前,深得先帝信任,卻因一己之私,隱瞞了先帝在世時草擬的最後一份聖旨。
後其寢食難安,每每入睡都夢見先帝怒斥,驚醒難眠。終忍受不了心中愧疚,上書其罪,並希望能夠讓那道聖旨重見天日,撥亂反正。
這份奏摺情真意切,錢和乖遜,幾乎將一個自知做錯事的悔過者形象表達得淋淋盡致。
而且奏摺一遞上去,洛大人就自摘官帽,說是在家閉門思過,直至這件事終了,他受到應有的處罰為止。
一番舉動,立即引起朝堂熱議。
可關鍵的問題來了。
那道所謂被私藏的聖旨上到底寫了什麼,無人知曉。
各種猜測紛至沓來,隨即,連京都坊巷之中,也漸漸流傳著這道神秘聖旨的訊息。
然後就有知情人士出來爆料,那道被藏起來的聖旨其實是先帝的傳位詔書。
而先帝意屬的繼承人並不是當今皇帝,而是瑞王世子莫君揚。
因為——
莫君揚其實就是皇帝的親生皇子!
這個訊息一出,瞬間席捲了整個京都的街頭巷尾,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老百姓都開始熱議起這件事。
平民們本來就對莫世子很有好感,莫祥斌在位時,有許多仁政都是透過這位世子大人的手才得以實施。
老百姓們的心思都很單純,誰對他們好,他們就看好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