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道準備妥當,裁判就位,攝影機就位,圍觀運動員早就就位。
孟凡和徐五金上了出發臺,一聲令響,兩人的反應速度幾乎同時,就是落水的速度孟凡遠沒徐五金快,也沒徐五金遠。
徐五金整個身體流線感極美,入水後真跟魚似的chuan就彈一樣的出去了。
孟凡嘛,那真是一個猛子扎進去的。
入水姿勢不咋滴,但炸出來的水花量那真是絕了。
他那身體如重磅炸彈入水之後炸開,都彷彿能看到推開來的波瀾推動旁道的徐五金更快的向前啊。
還別說,這種不講水德的入水還真嚇了徐五金一跳,節奏都被打亂了啊,助推好是好,但他都趕緊調整早些出水,不然都過15米線了。
游泳比賽有規定,入水之後潛水的長度是不能超過15米的,一旦超過就是犯規。
為什麼?
因為潛泳的阻力最小,遊進速度要比其他泳姿都快,再加上長時間潛水不利於技術動作是否犯規的觀察,等等原因綜合起來,在五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依次固定四大泳姿都設定了15米線規則,即入水潛泳必須在15米之前出水,
長時間潛泳相對於其他泳姿,優勢是非常大的。
在游泳比賽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過因為潛泳而全方面碾壓其他選手的例子,包括了我國游泳運動員穆祥雄,曾在比賽之中一口氣潛泳50米,與第二名開啟十多米距離,多次打破世界紀錄,被稱為“蛙王”。另外還有多位仰泳的霓虹選手,也依靠著潛泳獲得了世界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
也有一個說法是國際泳聯專門針對穆祥雄設定的15米線規則,時間節點是對得上的,且五十年代那時候只針對蛙泳設定這個規則,像仰泳什麼的,等那些個靠著潛泳拿醉了冠軍才設定的,都是八九十年代了。
總而言之,潛泳確實要更有優勢。
這個呢也是孟凡為什麼會提出要潛泳的原因,不僅僅只是他擅長潛水而已。
有點不講水德,但畢竟面對的是當今也是史上仰泳最快的徐五金,得要想辦法拉近一些距離,不至於輸得太難看。
且看。
孟凡咣噹入水之後就再沒有冒頭了,蝶泳腿打起來,整個人就如水中坦克一樣的幾乎貼著泳池底面瓷磚前進。
孟凡體重是大不假,可力量也大,蝶泳腿打起來就跟潛水艇的七葉螺旋槳。
都在水裡的時候,孟凡跟徐五金沒法比,在徐五金出水之後,鏡頭裡就能比較明顯的看得到孟凡在拉近與徐五金的距離了。
“孟大神這速度可以啊,兇的咯!”
“不愧為南海騎鯨的男人!”
“太可怕了,還有什麼運動是他不會的啊!”
“有啊,體操馬術哈哈哈哈。”
“不會真能追上水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