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一天。”
“那比完就走嗎?後天,也就是你們比完的當天晚上,在室內體育場那邊剛好有一場演唱會,我這有票,你要不要去看?”
“我好像也有看到海報了,是師十五的演唱會吧?”
“嗯。“
“那看到時候什麼情況吧。”
“那行,我先把票留起來。哦對了,二姐說是已經把奧運會舉摔柔三個專案的門票都給買了,還有開幕式,暑假咱們全家要組團看你比賽。是不是還剩下一個舉重沒拿到資格啊?”
“舉重的資格賽在月底。夠壕的啊,不都說開幕式的門票已經買不到了嗎?”
“誰知道呢。告訴你個好訊息,我過一週要去美利堅。”
“幹嘛去啊?“
”參加一個專案,我學的這個領域一個頂級科研專案。”
“你這真是要奔著科學家去啊?”
“嚴格來說,我已經算是科學家了好嗎?”
“不是很懂你們學霸的世界。”
“不好意思,我剛好懂你們運動員的世界。”
“這天沒法聊了。”
”沒法聊就別聊,走了。“
“......”
孟採棠還真說走就走了,孟凡翻了個白眼回到隊裡。一部分隊員當天晚上直接回國,特別是拿到資格但沒有參加團體賽的,回去之後需要進行賽前特訓。
截至目前為止,華夏柔道的表現還是不錯的,總共拿下了12個參賽資格,女子滿員,男子就差2個級別沒有獲得參賽資格。
次日休息,唯一的任務就是稱重和團體抽號。
轉眼到了18日,男女混合團體賽從上午八點開始預賽,參賽的隊伍有16支,並非是全部的亞洲國家都有參賽資格,這種團體比賽還是需要一定成績作為前提的,當然了,有些國家也湊不出12人的混合團隊。
16支隊伍也是分為AB兩組,華夏隊第一場對手是烏茲別克。在18年奧運會上,烏茲別克和華夏一樣都是柔道該專案的銅牌,論實力的話,華夏女柔上要比烏茲別克要強,男柔的話稍弱一些,勝負的話還真難說。
目前來說,除開了霓虹不參賽的情況下,最有可能拿下前三其實也就是四強是華夏、南韓、烏茲別克和哈薩克。當然了,前提是在第一輪這四支隊伍都不要碰到,團體賽是單敗淘汰制,沒有復活賽。
就好比在18年亞運會上,八強賽的時候南韓遇到了霓虹,直接止步八強連牌都沒拿到。然後嗯——就發生南韓選手在賽場上靜坐十分鐘以示抗議的優良傳統。
第一輪撞上烏茲別克,華夏隊沒有穩贏的點,所以,孟凡肯定是要上的。
男女混合團體賽有六場比賽,分別是男子73公斤、男子90公斤、男子90公斤以上(包括100公斤和100公斤以上),女子57公斤,女子70公斤和女子70公斤以上(包括78公斤和78公斤以上)。
贏四場獲得全場勝利,如果3比3平,則以計算一本數量,多者獲勝,一本相同則計算技有,以此類推。
比賽開始,華夏隊第一場出師不利,第二場程訓釗頂住壓力拿下一場,前面兩場1比1打平,第三場孟凡代表90公斤以上級上場。
為了替國家隊創造更好的得分優勢,完全的碾壓局形式下,孟凡沒有上來就直接一本獲勝,而是很耐心的先打了一個效果、一個有效、一個技有,再以一本獲勝。
如果打平的話,可以提供一些優勢分。
而以男子三場2:1開局之後,女子這邊本來就有優勢,又士氣大增,57公斤和70公斤連下兩城,直接以4:2的比分拿下了第一輪。
隨後第二輪是列印度隊,不用孟凡上場,以4:1的比分輕鬆晉級四強,拿穩了奧運資格。
在半決賽中,遭遇南韓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