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區的地價高不說,拆遷安置是一個大難題,雖然這些由市ZF去做,但不是短時間內能搞好的,他拖不起。
正當他左右為難時,開發區原招商辦彭主任,現在的開發區副主任找到他,說開發區北面,靠佑民集團不遠的一塊地協調給他。
那塊地有96畝,是一家電器公司購買的,但荒廢五、六年了,一直沒建廠。裡面茅草叢生,在日漸繁華的開發區,顯得格格不入。
對此省市領導頗有微詞,開發區對那家電器公司警告、罰款幾次後,決定收回那塊地。
聽說佑民集團要興建科技園,開發區的領導極為熱心。現在佑民集團是開發區的重要商戶,生怕他將佑民集團總部建到外地去。
胡佑民去那個地方看了一下,那塊地的位置很好,交通發達,離高鐵站、京珠高速出口都不遠,離佑民大廈還不到三公里。
他非常滿意,決定買下這塊地,開發區也沒有拿捏,很優惠地按30萬一畝賣給佑民集團。
雙方很快達成了購地協議,ZF機關熱心做一件事,效率是驚人的,幾天就辦好了購地手續。
接下來是科技園的規劃設計,按照他的意見,裡面建四棟32層的高樓,一棟做辦公樓,三棟做科研樓。
辦公樓前面建一棟9層古典風格的樓房,做集團高管的辦公樓,一樓做接待,五大部門主管,一人一層樓,王蕾在七樓、胡佑民在八樓辦公。
還建了食堂、招待所、實驗樓、圖書館、體肓館等設施。地下二層車庫,有4000多個車位,加上地面300個車位,差不多夠用了。
園內的綠化也是花園式設計,以中式風格為主。樓內的佈局、裝修他就沒有參與了,綜合各部門的意見確定。
讓羅娟和武鴻遠、支和泰設計好整個科技園的安保,再交給省建築設計院設計、出圖。
科技園由新成立的佑民建築施工,外聘一家監理公司進行監工,為了確保工程質量,賦予了監理公司很大的權力。
佑民建築已經整合好了,招聘了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又從原省建九公司四十歲以上的人員中返聘了一些工程技術人員。
還招聘了一批年輕的、文化程度高的木工、泥水匠、普工等,進行培訓,組建、完善了各技術工種的施工隊。
根據施工需要,採購了灑水車、混凝土罐車、泵車、全站儀、電腦水泥抗壓抗折試驗一體機等施工、測量、試驗裝置儀器。
佑民建築的管理,行政上採用扁平式的專案管理,財務上採用集權式的垂直管理,再加上專案經理考核制。
副總經理叫姚天成,是劉志剛推薦過來的,西北交大的高材生,在中鐵集團做過二任專案經理,過來時是分局一個分公司的副總經理。
總工程師叫於經緯,是上海交大畢業的高材生,年紀比姚天成大幾歲,四十出頭,是從紅陽路橋公司挖過來的高階工程師。
對原省建九公司的管理人員,基本上沒要,對這種老油條,胡佑民沒有什麼興趣,更不會拿自己的公司來讓他們證明自己的才能。
科技園的各種報建手續都辦得差不多了,佑民建築也做好了施工準備工作,只等圖紙下來就可以施工了。
等科技園建好後,佑民大廈只留下佑民貿易公司、佑民歌舞團、佑民建築公司,其他的都搬到科技園來。
內部的小道訊息非常準確,陽化高速開標了。佑民建築也參與了投標,不知是運氣好,還是省裡考慮佑民集團收購了省建九公司,佑民建築中標了,是陽化高速路基工程第三合同段,合同金額2.36億。
姚天成開始組建陽化高速三標專案部,將方案和人選報給李濤,李濤不懂工程,將報告交給王蕾。
王蕾也不懂工程,問胡佑民怎麼批?他笑呵呵地說:“我也不懂,你批示同意就是了,我們只能看結果,有精力的話在執行過程中糾偏。”
她睜大眼睛說:“搞半天你也不懂呀?看你幹得熱火朝天,還以為你是內行呢,你是不是開始自我膨脹了?陌生的行業也敢涉足了?”
“不是自我膨脹,公司做大了,多元化發展是必經之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懂許多行業,我們現在不必管具體的事,主要是管人,管方向。”他解釋說。
他接著說:“你現在不是做技術指導,也不是一、二線管理者,而是一個集團公司的領導,你只需要對所涉入的行業有一個大體的瞭解。”
“具體的事務由下面的人去做,你只能關注過程,看效果和結果,過程控制和監督只能靠完善的制度來制約。”
她深思一陣才說:“你講得有道理,看來我還沒有進入角色。看你做得很輕鬆,輪到自己做時,才發現什麼都難做。”
“別灰心,你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你沒有基層管理經驗,難免有時會心中沒底,時間一長,適用了就好。”他安慰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