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名門嫡後> 第一百十九章 牌坊攢足,可以改朝換代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十九章 牌坊攢足,可以改朝換代了! (1 / 2)

群號:228921533有興趣的可以加

————————————

先有太后主動代幼子提出禪位,其後不久小皇帝就病重——連秋曳瀾這個嫡親兒媳婦,聞訊第一反應都是自己公公動了手,更何況其他人?

不過拖著病體守在楚韶病榻前的辛太后卻是心知肚明:“不怪鎮北伯,是除夕那晚墜湖的病根不曾去盡……當初太醫就提醒過了,但隨後先太后與先帝駕崩,宮中一片大亂,那幾日韶兒看著也沒什麼了,我自己身上不好就忽略了他……”

偏偏今年又沒去避暑——京中悶熱,楚韶自小嬌生慣養的不耐暑氣,辛太后搬到甘醴宮住,跟福寧宮離得遠,她自己病著,一來沒精神,二來怕過了病氣給大病才愈的兒子,所以一直把他託給宮人照顧。

本想著至少在禪位前,楚韶總該無事。

卻不想楚韶貪涼,入暑起就老待在涼室裡不肯出去。每晚睡覺都要擱上好幾個冰鑑才成——宮人奉命好好照顧他,雖然知道這樣對他身體不好,但勸不聽小皇帝,又不好老去打擾抱病的太后,猶猶豫豫、各懷心思,總之就隨他的要求了。

結果楚韶體內寒毒根本沒拔清,不過是暫時好了。大暑天裡白天黑夜的吃冰酪、用冰鑑……大人都未必能平安無事,他能不病嗎?這一病又帶出了除夕墜湖時留下的病根,可謂是內外交困,小孩子元氣不足,直接就是來勢洶洶!

如今看著全身滾燙的兒子躺在榻上虛弱的呻吟,辛太后心中又似油煎又似冰澆,暗暗想到:“我兒的命途已經極為坎坷,如今距離禪位也沒多少時間了,竟還不能安安穩穩的過去嗎?”

她痴痴呆呆的枯坐了一整天,到晚上的時候,太醫依舊沒能給楚韶止熱——忽然察覺到有人在拍自己的肩,太后茫然回頭一看,卻是鄂國公夫人,母女兩個對望了一陣,太后方站起來,帶著鄂國公夫人走到門外,淡淡問:“母親什麼時候來的?”

“我晌午就到了,跟你說話你一直聽不見。”鄂國公夫人吸了吸鼻子,拿帕子按去眼角的淚花,低聲道,“不管韶兒是怎麼病的,如今這情況,禪位之事還是儘早吧!別說我心狠,嫡親外孫躺裡面那樣了,居然還惦記著叫他讓位……他這次要能撐過去,好歹新君還念一念他抱病禪讓的情份,興許往後尚可做個富貴閒人;要是……你也得過日子不是?”

辛太后木然半晌,才道:“我丈夫婆婆都沒有了,如果兒子也沒了,我還過什麼日子?”

“你才二十幾歲,這輩子還長著,怎麼就不過日子了?”鄂國公夫人哽咽道,“你丈夫婆婆沒了,兒子如今情況也不好,但你還有孃家不是?你生身父母跟嫡兄都在哪,你年紀輕輕的就了無生趣,卻叫我與你父親怎麼辦?”

又說,“從你做皇后起,家裡仗著你的勢確實做了許多叫你為難的事,原本想幫你的,最後卻反而坑了你——但即使如此,你終究是我親生的,怎麼你認為局勢到這一步,家裡就不管你了嗎?韶兒實在沒辦法,誰叫他是楚氏嫡出皇子,如今還貴為至尊?這是大瑞福祚到了頭,誰也救不了他,可你……咱們家是說什麼也要保下來的!”

她說的情真意切、聲淚俱下,辛太后卻只漠然看著,半晌才道:“母親既然有主意,那就這麼做吧。我先進去陪韶兒了,也不知道……我這沒用的親孃,還能陪他多久?”

說完也不去看鄂國公夫人的臉色,轉身進了門,就“砰”的一聲關上,淡淡吩咐,“除非找到讓韶兒退熱的法子,否則誰也不許來打擾!”

“沒用的親孃?”本想跟上去的鄂國公夫人看著距離自己鼻尖僅僅一指不到的門,悽然一笑,喃喃自語,“你覺得你這個親孃救不了兒子很沒用,我這個親孃幫不得你保住兒子、叫自己女兒傷心欲絕,何嘗不是沒用?”

她站了好一會,才毅然轉身,低聲吩咐左右:“去國公府!”

照她方才私下盤問太醫的話,楚韶這一關是很難過了,就算能過,那也是在臥榻調養很久以後——江天馳會有那個耐心?

但依著江天馳那死要牌坊的做派,他是絕對不會自己說著急的話的。與其叫他心腹去折騰,還不如自己給他臺階:“太后說了,陛下福薄,難以承祚,這不,四哥您才推辭了禪位,陛下就病倒了?如今情勢洶洶,四哥您若還不答應,恐怕陛下……陛下要撐不過去啊!”

“五妹這話說的,陛下乃是九五至尊,自有上天庇佑,怎麼可能區區一場小病都撐不過去?我這就入宮侍奉湯藥,定然要讓陛下儘快好起來!”江天馳這一次的推辭完全在鄂國公夫人的意料之中,算上第一次推辭,這才二辭——這位牌坊沒立夠自然不會答應。

於是她回了家,讓鄂國公出面,聯絡了數名大臣聯袂前往秦國公府,打著辛太后的旗號要求:“陛下如今已然垂危,念念不忘的無非是社稷與太后,鎮北伯難道這眼節骨上還忍心袖手旁觀嗎?”

江天馳這樣回:“楚氏皇室猶在,諸位說這樣的話是什麼居心?!我江家數十年來一心報國……赤膽忠心……從無私意……戍衛邊疆……捨生忘死……豈是這樣趁人之危的人!”

鄂國公一行人耐著性.子聽完話,總算明白了他的意思:“該讓宗室表態了!”

以淮南王為首,一干宗室的態度表得非常利落:“太后之命,陛下之託,臣等惟‘遵旨’二字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