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舅子等人的建議下,也搞了一個鼓勵生育、懲罰不生育的政策。
跟周地的諸侯國那邊一樣:女人到了一定地年齡,你必須嫁人生育。不然!徵收你的賦稅。
但是!年齡沒有那麼低。白圭建議,為了人口質量,必須滿十八週歲。
家裡最小的娃超過七歲,鼓勵他們再生育。女人三十歲以後,生育自由。
男人可以多妻,但是!只與一個妻子生活。其他妻子,只是生育工具。她們生育的娃,可以得到國家補貼。她們家,在子女未成年之前,是不收賦稅的。
農業方面,不收賦稅也只是暫時的,只是鼓勵生育的一種手段。一旦人口上去了,就要徵收農業稅。一旦收取農業稅了,農民們就會自覺不生育。
可以想象:生活負擔重了,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誰還願意生育?
賦稅能起到槓桿作用,調節生育。
在全民皆兵上面,沒有停止。
隨著人口的增多,村子內的人也就多了起來,人民內部矛盾也就出現了。有時!為了一點小事,相互間就爭吵,甚至是打架。結果!在管理人員的勸說下,都願意參加集體軍訓。
他們不僅是要保衛集體,更主要地是:學一些武功,防身自衛。一旦有別人欺負你,心裡就有底,就不害怕。
還有!隨著人口的增多,家庭、家族的觀念也就重了。一個地方來的人,或者是親戚,都本能地團結在一起。一旦發生集體事件,一個家庭、家族的人,都會團結在一起,對抗別人。
一個地方來的人,也有這種情況。一旦與其他地方的人爭吵或者是鬧矛盾了,他們會站在一起的。
每當這個時候,管理人員就會站出來,把他們組織起來,組建成一支“全民皆兵”的隊伍。
當然!管理人員不是鼓勵他們相互內鬥,而是!給他們灌輸國防知識。
如果有一天,臨泉城堡這邊受到其他部落的攻擊、或者是強盜的入侵,就可以順利地把人民組織起來。
人民沒有切身的感受、體會,你向他們傳播國防知識是沒有用的,他們不懂。
正如現代社會的某些國家:他們無時不刻地向國民傳播“某國威脅論”,目的就是樹立假想敵,讓人民團結起來。
沒有假想敵,人民就沒有國防意識,就團結不起來。
而不是一定要等到小鬼子把東北以及半個國家都佔領了,才有國防意識,民族情結……到那個時候!已經晚了。
敵人時刻窺視著我們,我們為何連說都不敢說呢?是不是?
一旦敵人有侵略的跡象,就要借題發揮,培養人民的國防意識。
人民內部不團結,再是富裕,都是虛的。戰爭真的來了,一切都會被毀滅掉的。
所以!眼前所謂的幸福,都只是暫時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