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人等人聽了,先沒有想起來後果,以為白圭是想義渠人這幾百匹馬。後來覺得這樣做不妥!鹿園距離義渠還是很遙遠的。這些義渠人你要是不給馬匹給他們讓他們快速逃回義渠,你讓他們從鹿園走回去,一路上是很危險的!這些義渠人,還不一路幹壞事?
是不是那麼回事?他們義渠人要吃飯啊?或者!他們進入牧民那裡,搶奪牧民家的馬匹或者是糧食呢?是不是?
如果是這樣地話?還不亂了套?
“你們都下馬吧!我們發給你們糧食,給你們吃的!你們是俘虜,你們還想要馬麼?”白歸冷笑著說道。
在這個同時!他的大腦中,白圭前輩一直在阻止他,不讓他這樣做。可是!他不得不這麼做!如果下手不狠一些,就不能震懾義渠人。如果放這些人回義渠了,義渠的國王一樣還會把他們組織起來,再來對付鹿園人,對付自己的商隊。
沒有辦法!對於義渠人,只能採取這種殘忍地辦法,把他們全部給殺掉。
如果你下令把這些人殺掉,這些人可能會反抗。所以!只得先讓這些義渠人投降。然後!讓他們放下武器。再要求他們下馬。不下馬是不是?那就是反抗。反抗就是死,我就有了殺你的理由。
你沒有了兵器,你反抗個毛啊?
所以!他騙這些人下馬,這些人也不得不下馬。
而商聖白圭前輩,明白白歸的意思。他覺得白歸這樣做不厚道、不仁義。
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不能殺俘虜的。殺俘虜的後果,是很嚴重的。不!是造成的社會影響很嚴重、很惡劣。以後人家會怎麼看你?會認為你這個人太殘忍了,不敢與你來往,會疏遠你。
而白歸的意思:他們不是俘虜!他們還沒有成為俘虜!在戰場上!兵不厭詐!我是“詐降”的。詐你們投降的。你們是敵人,誰讓你們傻比地信了呢?
在白歸的思想裡:敵人就是敵人,永遠是敵人,沒有俘虜!對待敵人,可以隨時殺。
你不狠狠地打擊一下義渠人的囂張氣焰,義渠人才不會跟你義氣。他們只會收拾收拾,重新回頭再戰。
而目前的鹿園部落,人口有限,無法收編這些“俘虜”。如果能把這些義渠人留下來做奴隸的話,這幾百人倒是一年能給鹿園人民帶來不少利潤。
對於奴隸!你只要給飯給他們吃就可以了,不需要付工資的。
在戰國時期,還是允許這樣做的。把俘虜押回來當奴隸,為你創造勞動價值。
可鹿園人口太少,無法一下子收容這麼多俘虜。
在白歸的“欺騙”下,義渠人為了活命,只得一個個很不情願地下了馬。
“往這邊來!往這邊來。”白歸招呼著那些下了馬的人。
然後!小聲地對大舅子等人說道:“把馬趕到一邊,讓族人把這些人困住。”
“你?你想幹什麼?”大舅子開始懷疑了,問道。
白歸也不忌諱,小聲地說道:“殺!”
“殺?”大舅子嚇得差點從馬背上栽下去。
“殺!”白歸肯定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