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之所以要說田氏代齊,以及他是如何奪得齊國君王的位置的事。不是感慨,也不是為自己辯解。而是!有意說給臨漪聽的。
為什麼孫子(孫臏)不願意在齊國出仕,卻跑到魏國去出仕呢?
齊桓公是知道的,就是因為田氏齊國這段“不光彩”的歷史,以及他如何奪取君王的這段歷史。
竊國者侯,已經成為歷史典故,載入史冊,成為反面教材。不管你出於什麼原因,哪怕以前的君王再怎樣不好、無能,你這樣做就是是背叛、謀反。
而真正地造反者,推翻前一朝代的造反派,卻又編造出“造反有理”的言辭,把造反變成合法化。
其實!都是那麼回事:把過去的統治者推翻了。
而當時的齊國,田氏代齊後的齊國,為了平息民憤和輿論,就組建了“獵豹隊”,專門暗殺那些造謠生事的人。那些專門說田氏齊國壞話的人,又沒有具體根據,那麼!就犯了田氏齊國的忌諱,就要面臨獵豹隊的暗殺。
結果!世人的嘴是封住了,可歷史的嘴並沒有被封住。歷代君王都以“不忠”、“不道德”等等為由,來評說這件事,而根本不去追究當時的具體事實。
其實!是同為掌權者的歷代君王,在抹黑田氏齊國。
而造反有理,又完全反過來了,是造反者編造出“造反有理”,然後變身成為掌權者。再然後!又用“竊國者侯”來教育被他掌控下的臣民:你們都給我老實點,“竊國者侯”是要不得的。你們都別在裝了,你們這樣做是不道德的。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竊國者侯”變成了歷史典故,永遠流傳了下來。至於田氏齊國做出的成績,已經不是後人研究的中心。而是!就這件事的道德問題爭論不休。
齊桓公向臨漪講這些,是為了解讀孫子等人為什麼不願意在齊國出仕的原因。
孫子等人不願意在齊國出仕,就是因為受到了“竊國者侯”、“殺君母”等道德問題所影響。他們認為田氏齊國的君王,都是不道德的。所以!不願意與這些人為伍,不願意在齊國做官。
齊桓公向臨漪講這些,就是要臨漪向孫子等那些不願意在齊國做的人解釋:為人民服務才是第一位。別跟我說什麼是道德!道德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而不是就道德問題本身來爭論不休。
要是那樣解讀道德的話?那麼!所有造反派、所有推翻前朝統治的新一代權力掌控者,都沒有道德。他們的做法,都是不道德的。
道德!也是為人民服務的。不為人民服務,都是不道德的。打著道德的旗號,並不一定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團體……
讓人民都有幸福的生活,這才是道德。
“在這個強權社會里,公道自在人心!”
齊桓公繼續調教道:“說得再好聽,還不如實際行動。只有你切切實實地做了,才是道德的,才是為人民服務。光說不做的人,都是不可靠的!不是說:‘滿口的仁義道德,其實際上卻是(男盜女娼)什麼都沒幹。’一點作用都沒有,就一張嘴!”
“主上!”
“寡人給你的新任務就是:網羅天下人才,天下大才。願意來齊國的,都能給予他們發展的空間。不願意來的,儘量爭取,但絕對不強求、不得罪!書呆子嘛!有時候,腦袋一時轉不過彎來!我們有耐心!給予他們時間!
我們齊國!不光是寡人的齊國!我們田氏齊國,子子孫孫都一樣需要人才!所以!我們願意等。而他們!不一定等得起!因為!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要是投靠錯了主子,得不到發展是小,還可能死在那裡!是不是?臨漪?”
“主上!”
齊桓公給臨漪的新任務就是:為齊國網羅天下人才。但是!經商繼續!經商是一個方面,網羅天下人才是一個方面。以經商為掩護,或者說是以經商為基點,方便網羅天下人才。
“現在!寡人就把網羅孫子的任務,交給你!既然孫子的軍事才能比龐涓還強,這樣地人才我們齊國如果不先人一步,可能就晚了。世人得知孫子是大才,一定會去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