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白圭的商業帝國> 第239章 隱居崤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9章 隱居崤山 (1 / 2)

崤山,秦國與魏國交界的地方。

因為山勢繁雜、地勢險要,形成天然屏障。只要在適當的地方設定關卡,就可以阻止千軍萬馬透過。著名的函谷關,就是其中的一個主要關卡,兵家必爭之地。

因為是天然屏障,不易軍隊透過。所以!在崤山之中,隱居著許多避世人物。

道家!有不少人選擇在這裡隱居。

道家的創始人老子,經過函谷關出關的時候,被守關的尹喜攔住,寫了五千言。這五千言,也就是後來的《道德經》。

後世有人說:老子出關去了秦國,再去了西域,再去了印度等地,進行傳道。那應該是猜測,後人的美好想象。

而老子出關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尋找一處隱居的地方,靜心思考他的道家學說思想,完善自己的學術思想。

老子的隱居地,很可能就在崤山之中。

其實!熟習崤山的人,完全可以不透過函谷關等關卡的,就可以在崤山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隱居之地。

崤山中的關卡,比如說函谷關,都只是用來阻止大部隊、阻止那些走捷徑的人透過。而對於當地居民,或者是想隱居的人來說,關卡是沒有作用的。人家可以繞道而行,迂迴而行。

就好像現代的人不願意買門票進入某某景區一樣,總歸能找到翻牆透過的地方。

關卡的設定,主要是阻止大部隊順利透過,以及商隊的通行。在非戰爭狀態下,主要是用來阻止商隊透過的。設定了關卡,就可以向商隊收取關稅。

在古代,一樣是有關稅的。只是!關稅的標準不是公開的,由負責人說了數。如果不是大宗商品交易,不是大型商隊透過,只要賄賂一下守關的領導,就可以了。如果是戰略物資,守關的領導就不敢作這個主,不敢收受這個賄賂。

比如說!馬匹、糧食、礦石、兵器等等。

這類物資都是由君王手下的重臣負責報關的。甚至!必須君王的親自同意,才敢放行。

古代人隱居,特別是在戰亂年代,隱居的人一般都選擇表面上偏僻,但實際上並不偏僻的地方進行隱居。

比如說!斷崖之上。

你明明看見斷崖上有人家,但是!你想上去,卻需要很長時間,甚至!是幾天時間。更甚至!你根本找不到上去的路。明明近在眼前,卻好像遠在天邊。在上去的道路上,也許還有許多天然屏障,也有可能是人為設定了“迷魂陣法”,迷宮一樣,讓你永遠重複走過的路。

當然!這只是比方!既然是隱居,就不會讓你發現的。

一般隱居的人,都會選擇類似的地方,既與外界很近,走起來又很遙遠。近!是為了方便從斷崖處運送物資。遠!是為了不讓人輕易找到你。

比如說!隱居在斷崖上,要是有什麼笨重的物資來了,就可以透過槓桿、滑輪的原理,把物資從斷崖下面運送上去。

當然這是一個比方,舉一反三,大概就是按照這個原理來選擇隱居之地的。也可以選擇在水源下邊的某處高地上,利用水流向下而運送相關物資。而行人、仇家或者大部隊什麼地,想找到你就很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