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白圭的商業帝國> 第119章 原來他是申不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9章 原來他是申不害 (2 / 2)

“呵呵呵!白官人!你還不知道啊?沒事!白梅早已離開安邑,不知跑到哪裡去了,魏君沒有抓到……”

聽到這裡,白歸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申不害,公元前385年之公元前337年人,亦稱申子,鄭韓時期人物,今河南新鄭人。戰國時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以“術”著稱,著有《申子》一書。

韓國滅掉鄭國後,韓昭侯重用他為丞相,在韓國主持改革,他在韓為相19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使韓國君主專制得到加強,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十五年間便使韓國強盛起來。

早期法家中有三派: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

可見!申不害在歷史上也是個不簡單的人物。

申不害主“術”,但他所說的“術”,是在執行法的前提下使用的,而“法”又是用來鞏固君主統治權的。因此!他並不是不講“法”與“勢”的。

申不害提出“君必有明法正義,若懸權衡以秤輕重。”

為了說明“法”,他提出“正名責實”的理論。

“正名”主張,首先由孔子提出。名不正則言不順,師出有名。孔子當年出仕衛國時,就要示先正名。

申不害吸收了這個主張,名分等級,不得錯亂。與孔子“正名”不同之處在於包括責任、分工的內涵。“正名”的意義在於確定了“主處其大,臣處其細”的大原則,而且把這個原則具體化,即把名分按實際情況規定下來,然後進行任命,聽取意見,檢查監督。

此時的申不害,還沒有得到韓國君王的重用。他剛到韓國不久,雖然得到了韓侯的信任,但還沒有給予他正式的官職。所以!這次派他來中山國,充當韓侯的密使。也由此可見:韓侯已經很信任他了。

要知道!當時社會,馬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以及軍事上的重要性。馬不僅僅是用來戰爭的,在非戰爭時期,它還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白歸與申不害重新認識後,兩人的關係更近一步。

白歸不是白圭,他的年輕與申不害相差不大,所以!更是談得來。

也就在這時!客棧的小夥計慌慌張張地跑進來。

“不好了!不好了!白官人!齊國的小舅子他跑了!……”

“臨漪他跑了?他為什麼跑?”白歸無所謂地問道。

“他?他?他剛才跑過來偷聽!”小夥計如實彙報道。

本來白官人在房間內談事,一般人是不許靠近的。可是!臨漪是白官人的小舅子,所以!小夥計就不好過分阻攔。結果!這傢伙並沒有進去,而是!在外面偷聽,然後就跑了。

“他那一身的傷,他能往哪裡跑?他想死麼?”白圭又是氣憤又是關心。

“要不?我們去把他抓回來!給他一頓打!”三舅子徵詢道。

“算了!讓他回去吧!我相信!外面有齊國奸細接應他,死不了。”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