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白圭的商業帝國> 第33章 汗血寶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章 汗血寶馬 (2 / 2)

此時的中年義渠人,根本沒有汗血寶馬的法子,只是緊緊地抓住馬鞍,雙腿夾著馬肚子,任由馬兒發瘋。

汗血寶馬一會兒狂奔,一會兒咆哮著把兩個前蹄躍起來,後腿直立旋轉著,想把馬背上的人給甩下來。一會兒前蹄立地,把後腿翹起來,一樣想把馬背上的人給甩下來。或者!轉著圈兒跑。

總之一條!就是要把馬背上的人給拋下來,做一匹自由地馬。

“叔!”雪蓮見狀,也是想都沒有想,就朝著那邊衝了過去。

“動手!”獨爪獸大吼一聲,頓時精氣神十足!

這麼一匹寶馬,不動心都是傻子?

“給我準備繩子!”獨角獸一邊說著一邊往馬背上躍。

獨眼獸聽到後,眉頭皺了皺,就是想不起來哪裡有繩子?

所有人都動了起來,朝著汗血寶馬那邊跑去。

此時的汗血寶馬,早已沒有了昨天的威風。在中年義渠人的馴服下,幾乎消耗掉了所有力氣。

汗血寶馬,學名阿哈爾捷金馬,原產於土庫曼。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德、俄、英等國的名馬,大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的血統。

汗血寶馬是土庫曼的國寶,並將其形象繪製在國徽和貨幣上。

汗血寶馬在我們國家,又稱謂:天馬、大宛良馬。

在漢朝漢武帝時期,還出現了一個很有名的成語:汗馬功勞!這個汗馬功勞指的就是汗血寶馬作出的功勞。可見!汗血寶馬的厲害了。

汗血寶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也只需飲一次水,因此特別適合長途跋涉。

汗血寶馬的面板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另外,馬的肩部和頸部汗腺發達,馬出汗時往往先潮後溼,對於棗紅色或栗色毛的馬,出汗後區域性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豔,給人以“流血”的錯覺,汗血寶馬也因此而得名。

汗血寶馬的傳說出現在正史中,是在漢武帝時期。漢使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帶來了有關西域諸國的情報,其中就包括大宛寶馬的傳說。

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秋,有個名叫“暴利長”的敦煌囚徒,在當地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並作歌詠之,歌曰:“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僅有一匹千里馬不能改變國內馬的品質,為奪取大量“汗血馬”,西漢政權與當時西域的大宛國發生過兩次戰爭。

最初,漢武帝派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純金製作的馬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的種馬。來到大宛國首府貳師城後,大宛國王不肯以大宛馬換漢朝的金馬。

漢使歸國途中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漢武帝大怒,遂作出武力奪取汗血寶馬的決定。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李廣利率領騎兵數萬人,行軍4000餘公里,到達大宛邊境城市鬱城,但初戰不利,未能攻下大宛國,只好退回敦煌,回來時人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

3年後,漢武帝再次命李廣利率軍遠征,還帶了兩名相馬專家前去大宛國。此時大宛國發生政變,願意與漢軍議和,允許漢軍自行選馬,並約定以後每年大宛向漢朝選送兩匹良馬。

所以!得知是汗血寶馬,白歸哪裡能就這麼放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