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阻礙寡人稱霸的,都得死!”
文惠君聽完手下探子的彙報,抓起案几上的竹簡,憤怒地拍下。
“啪!”
案几上發出“啪”的一聲響,兩邊堆放的竹簡“嘩啦”一聲都塌下了。爵杯跳動了一下,茶水灑了出來。
朝堂下面兩邊的文武大臣見狀,一個個嚇得不敢吱聲。
這回!魏君是真的怒了。
“殺了他!”
“是!”彙報的探子答應一聲,磕了一個頭就動身出去了。
文惠君,也就是後來的魏惠王。
魏惠王,又稱梁惠王。魏惠王由安邑遷都大梁(開封)後,魏國亦稱梁國。《竹書紀年》作“梁\/魏惠成王”,姬姓,魏氏,名罃,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孫,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文惠君,是莊子在“庖丁解牛”的典故中對魏惠王的稱呼。那個時期,魏惠王還稱君。
亞聖孟子在著作中稱他為梁惠王。
戰國!是一個諸侯爭霸的時代。你若不參與爭霸,就有可能被別人把你滅了。所以!有能力的君王,都想著去爭霸。沒有強大國力支撐的君王,都想著如何尋找一個依靠,避免被別人滅國。
當然!尋找依靠也不是沒有報酬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是要向別人交保護費的。或者!是要聽從保護國的安排,參與到爭霸中。最後!吞併了敵對國,你一樣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所以!在這個諸侯爭霸的時代裡,任何諸侯君王都無法例外,不能獨善其身,都會被捲入到爭霸的潮流中來。
北風呼嘯,漫天黃沙飛舞,天空灰濛濛一片。
在魏國通往趙國的山道中,一隊百十人的商隊正在緩慢而行。
這是一支綜合型商隊,有馬車、馬隊、民工和護衛。馬車並不多,只有八輛。馬隊的數量很多,有四十多匹。馬背上都揹著包裝的貨物,很沉重地樣子。另外!四五十人的民工隊,一個個都揹著沉重的貨物,艱難地行走著。
一隊十幾人的護衛鏢師,騎馬跟隨在一邊,保護著商隊的安全。
“大家再加把勁,過了這道山樑,就到趙國了。到了趙國,交了貨,你們就可以回家了!大家再加把勁,爭取在天黑之前趕到目的地!我請客!請大家吃肉、喝酒。”一個騎馬的中年人,朝著大家喊著。
這是一個高大、偉岸的中年人,從語氣中可以判斷出:他是頭。
“白官人!我信你!可這風太大!我們真的走不快啊!”
“白官人!我們一定會努力的,就是到半夜,我們也一定要到達目的地!”
“白官人!謝謝你!跟著你幹就是累,但能掙錢!我信你!”
民工隊伍中,幾個人迎著呼嘯的北風,朝著“白官人”保證著。
“好!”白官人滿意地答應道。
就在這個時候!從山上衝下來百十個手持利劍的黑衣強盜,他們的目標物件不是商隊,而是護衛和白官人。
“殺!”到了近前,黑衣強盜揮舞著兵器就砍。
“殺!”商隊護衛見狀,迎著黑衣強盜就殺過去了。
“保護白官人!”
“保護白官人!”
“保護白官人!”
幾個護衛一邊迎著黑衣強盜過去,一邊朝著白官人身邊的護衛喊著。
狹路相逢勇者勝!可是!白官人的護衛雖然勇猛,可最終還是寡不敵眾,很快就被黑衣強盜分割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