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報名出征人員的名單就收集完畢了,從名單上來看,經歷過戰役的文臣武將基本上都報名了,只有個別將領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報名。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具體到要選定哪些人出征。
劉協御駕親征,主帥是他自己,這個無需質疑,軍師諸葛亮。因避嫌之故,黃月英沒有隨行,留下來輔政。
水兵將領甘寧,由遼東緊急徵調過來,務必在三個月時間內大體熟悉蒸汽戰船的效能和戰術要領。
張遼雖然是徐州水師的督建,但他並不擅長水戰,所以被徵調到陸戰軍中。
水兵除了甘寧,還有張允,黃蓋,黃祖,呂蒙等人。而水兵統領則由文隱擔任,副統領夏侯玲和呂綺玲。
劉協覺得統領一職,還是由親近的人來擔任,比較放心,加上小字典對於他們的忠誠度和人品值都有提示,所以劉協用人就順手,更放心了。
陸戰將領人員中,有黃忠,趙雲,馬超,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等人。
其他未被選中的報名人員,則留守下來,聽候調遣。人員選定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物資的調撥工作,需要在洛陽和徐州北海之間建立一條運輸線,將大量的軍用民用物資運往北海。
包括糧草,戰馬,煤炭,紙張,兵器,器械等各種物資。以及出征陸戰士兵也要開始往那裡集結了。
此時是五月仲夏,三個月後就是九月暮秋,到達倭人島,要不了多久就會進入冬季。劉協知道倭人島的緯線比漢朝國土普遍都偏北,所以到時候會格外的寒冷。
大批的棉衣棉被以及先關的禦寒物資也必不可少。
倭人島本來就處於板塊的夾縫之間,多火山和地震,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而且在東漢時期的倭人島更是貧瘠如蠻荒時代。
從難升米所進貢的十匹爛布,就可見一斑。
因此九月出徵,提前整整三個月的時間進行準備,時間並不寬裕。
而這三個月,還不僅僅只是調撥物資和人員調配那麼的簡單,還需要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動員,讓全國的百姓支援這場戰爭,調動全國百姓的積極性。
北宮,勤政殿,樓宇之上,漢獻帝劉協憑欄遠眺,自語道:“為一彈丸之地,而舉全國之力,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一個美麗的中年女子站在身後不遠處靜立,劉協彷彿知道後面有人似的,說道:“文姬。”
蔡琰走上前,說道:“陛下還是有所顧忌嗎?”
劉協嘆曰:“的確,彈丸之地,卻要動用如此人力財力物力,朕擔心會引起百姓怨聲。”
蔡琰曰:“陛下無須擔心,臣妾之前便已說過,一場戰爭不僅不會帶來倒退,反而還會促進大漢朝更繁榮的發展下去。”
蔡琰所言,其實劉協還是懂這個道理的,歷史也多次見證了這句話。蔡琰再次說這些話,無非是想堅定他出戰的信心。
劉協拉她過來,拍著她的手說:“放心吧,朕意已決,這次出征已成定局。對了,朕打算這次出征帶幾個孩子出去見見世面,你要隨軍出征,不打算也帶上孩子們嗎?”
蔡琰曰:“臣妾也正在思考這個問題,三個孩子,到底是都帶呢,還是都不帶,或者有的帶有的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