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陳宮毫不猶豫的就接了遼東幽州水師都督的職位,劉協曰:“遼東苦寒,公臺可要想好了啊。”
陳宮曰:“報效朝廷,施展抱負,是微臣平生之所願!”
劉協點點頭說:“很好,現在我大漢有三個水師:幽州水師,基地在遼東,徐州水師,基地在北海,揚州水師,基地在建東。目前為止,也只有徐州水師具備出海作戰的蒸汽戰船,而只有幽州水師有可以戰鬥的水師軍兵,你們看出徵前只有三個月的準備時間,該如何利用這些資源?”
諸葛亮曰:“陛下,剛才午休的時間,微臣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微臣以為不如如此:
“首先,咱們最多隻能出兵五萬,不過對付倭人島,五萬足矣。五萬水師,臣以為,水兵最少一萬,正好遼東幽州水師有人,可以調動過來。剩下四萬為陸戰士兵,可以就在徐州或者其他地方的隊伍裡挑選。”
劉協認真的聽他說,諸葛亮曰:“五萬水師,其中一萬水兵……”
諸葛亮還沒說完,張遼突然打斷說道:“軍師,我徐州水師也有船工,駕駛,維護,炮兵這些人員加在一起有五千人,而且水師出征,這五千人必須都要到位。”
劉協曰:“要不就從遼東抽調五千人過來,補充這一萬水兵的缺口。”
張遼曰:“這個可以有。”
諸葛亮曰:“一萬水兵維護,操作和保護戰船,所以真正能登陸作戰的只有四萬人。這四萬人中,騎兵一萬,而且主要戰力都會集中在這一萬騎兵上。其他三萬步兵之中還包括後勤人員。所以總結下來,我們的兵力並不是很多。”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對於未來的倭人島之戰,大家都感覺到是一個未知之數,即使咱們有先進的艦船和武器,但是人少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諸葛亮曰:“不過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航線問題了,由於對倭人島的海文不熟悉,所以航線一時難以確定下來,一旦確定了航線,那就好辦多了。”
諸葛亮環顧了下朝堂之上,然後緩緩道來:“諸位,你們可別忘了,咱們的穿是蒸汽船,是燒煤的,只要煤炭足夠,它是可以多次往返的!一萬水兵是固定人員,其他四萬陸軍卻是流動人員,一次海渡,將這四萬陸軍全部送過去之後,可以返航再進行第二次運輸,如此反覆,可以運送多次。”
諸葛亮轉而對劉協曰:“陛下,既然是遠征倭人島,那微臣以為絕不可能是速戰速決,勢必會造成長久作戰。”
劉協點了點頭說:“朕平定諸侯用了三年,所以征服倭人島,最多隻能是三年時間!”
諸葛亮曰:“三年時間足夠我們運送大量士兵了,也足夠大批輪值士兵往返了。”
劉協心道:怎麼朕一開始就沒想到這個問題呢,蒸汽船是可以往返運送士兵的。這樣一來,兵源問題就算解決了,不僅解決了兵源問題,也解決了輜重運輸問題。
劉協點了點頭,問張遼:“蒸汽戰船有沒有進行過海試?”
張遼曰:“平定東吳的時候,曾經往會稽運送過士兵,沒有問題。”
劉協又問:“多次往返呢?”
張遼曰:“進行過多次海試,最大的問題就是船體腐蝕問題,因為海水的具有太強的腐蝕性了。”
劉協曰:“的確沒錯,海水存在極大的腐蝕性,尤其是對鋼鐵的腐蝕性。”
張遼曰:“所以它的使用壽命只有十年,十年後必須全部淘汰換新,可能還堅持不了十年。”
劉協曰:“十年?這個時間足夠了!只要製造能力跟得上,就沒問題。”
諸葛亮問:“陛下,此次打算出兵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