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9章 風寒 (1 / 2)

在雨聲的掩護下,非常輕鬆的就將峽谷山房的蜀軍給全部幹掉了,劉協命令冒雨打掃戰場,同時四周看了看,只見有一條小路通往前方一個小山坡,隱約能看到小山坡上有草屋。

劉協立刻意識到那草屋可能是埋伏這裡蜀軍的居所,下令道:“立刻給對面許褚發燈語,讓他們檢查是否有蜀軍軍營。”

為了應付戰爭中的突發時間,劉協藉助了現代化戰爭思想,那就是發明了一套燈語和旗魚,用來進行短距離的通訊。

這也是最原始的“光電通訊”。

其實燈語和旗語也不是他發明的,他只是借鑑過來而已,燈語比較簡單,就是透過遮擋油燈造成一明一滅的視覺感,組成燈語密文。

想要讀懂燈語,就需要有一套密碼本,這就和現代電報的原理差不多。

而至於旗語就相對的稍微有點複雜了,不過這些都沒關係,劉協專門設定了一些通訊兵,進行燈語旗語的訓練。

燈語打過去之後,對面很快回了訊息表示知曉。劉協命令隊伍,悄悄前進,前往前面的草屋。

到了跟前之後,發現有一排草屋,屋外有幾個穿著蓑衣在站崗的蜀兵,靠著牆壁昏昏欲睡。

劉協心道,這麼大的雨居然也能睡著,命令士兵潛行過去,將哨兵解決掉。

一切都很順利,解決掉哨兵之後,再將草屋裡睡覺的睡覺計程車兵一一干掉。

峽谷上方兩邊同時進行,將蜀軍的伏兵全部幹掉後,劉協再命令士兵向諸葛亮發燈語,告訴他們可以過來了。

諸葛亮黃忠領著漢軍開始從峽谷裡旖旎著前行而來,劉協命令士兵找地方躲雨,兩邊人滿都從山上下來,四處望去,除了山就是山,哪有什麼可以躲雨的地方啊。

好在這是初春,雖然寒冷,但是雨並不太大。

看著軍兵在雨中挨淋,劉協嘆氣曰:“唉,為了這益州,要讓我漢軍受如此之大罪。”

黃月英說:“陛下,這受罪總比受傷的好啊。”

“黃軍師所言極是。”劉協說罷,命令士兵四處砍伐樹枝,搭建避雨之所,同時等待大軍過來。

此刻天已經大亮,雖仍然在劍閣,但是已經過了最難過地方,前面雖然道路仍然艱難,但是大軍基本上可以過去了。

一直忙到中午,漢軍還沒有全部過來,劉協就令全軍就雨中紮營做飯,並搭建箭塔,讓哨兵登上箭塔使用望遠鏡觀望遠方用以戒備。

雨下了一整天,四十萬漢軍也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全部過來,劉協命令全軍紮營,明早放晴再走,同時命令士兵四處徵糧,特意交代,不許搶掠,按價收購。

他要讓士兵們知道,蜀民也是大漢子民。

四十萬漢軍,所紮營寨連綿二十里。

晚上在御營裡,劉協召集眾將議事,劉協曰:“整整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我們總算都過來了,大家好好休息一晚,明早出發,爭取三日內到達涪城。行軍沿途,也務必提高警惕,防止蜀軍埋伏。”

諸葛亮曰:“這下了一天的大雨,雖然讓人煩躁,但是也無形中幫助了我們。沿途草木多,雨水溼透,不易引火,而且這幾天將一直都有小雨,所以咱們還是要忍耐下,到拿下涪城後,我們才能乾燥一下。”

“軍師所言極是,”劉協扶著頭,咳嗽著。

諸葛亮問:“陛下是不是感了風寒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