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一路都在沉思,其實是在和小字典交流,透過小字典查閱所經之地地圖。蜀道艱難,入蜀需謹慎,所以劉協格外小心,嚴防沿途遇到埋伏,雖然自己有尖端武器,但也不得不防。
行軍速度也非常的緩慢,還需要不時的派斥候四處打探情報。從領命一直行到中午時分,來到一處平坦之地,劉協四處看了看,說:“就在此處紮營,明早再走。”
張飛曰:“陛下,行軍貴在神速,這才晌午就紮營,幾時才能到葭萌關啊?”
劉協看了看他,能明顯感覺到他不服自己,便帶他至一偏僻之地,問:“翼德啊,你可知你舊主玄德為什麼起兵十數載,一直居無定所嗎?先後投奔袁紹袁術呂布曹操,一直都沒有自己的勢力。”
“因為我大哥是個仁義之人。”
劉協冷笑了下:“仁義?當年劉備落難,獵戶劉安殺妻割肉給他吃,他也能坦然受之,還在曹操處炫耀,這樣能算是仁義?”
張飛曰:“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劉協笑曰:“好一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既然如此,那大事成了嗎?不還是沒成嗎?這不是仁義不仁義的事情,而是他根本就沒這方面的才能!朕這麼說,你恐怕不高興,但這是事實。”
張飛語塞。
劉協又曰:“反觀朕,九歲登基,被董卓挾持,登基之時便一招逆襲,將董卓誅殺。後憑六千弱兵追擊李郭十五萬虎狼之師,大獲全勝,收服洛陽長安兩地,涼州馬騰傾心歸降。發展經商,呂布敗後,你在洛陽也生活了一段時日,看到洛陽百姓生活如何?”
張飛曰:“豐衣足食。”
“僅僅是豐衣足食嗎?”
張飛又語塞。
劉協曰:“朕施仁政,較之劉備算不算仁義。其實你心裡已經接受朕這個皇帝了。只是不甘心朕將劉備放在北平這麼荒原的地方而已。劉備才能有限,不足以但大任,任北平太守一職,足矣,封其為漢中王已經算是厚待他了。朕用人量力而為,量才而用!”
其實在原史中,劉備也的確沒有多少戰績,惟一一次獨立指揮的戰役猇亭之戰,在沒有諸葛亮的幫助下,七十萬大軍被東吳殺得片甲不留,最後也積鬱而死。
當然這是在現史中沒有的事情,他也無法跟張飛說起。
劉協拍了拍張飛的肩膀說:“翼德啊,你好好想一想,跟隨朕征戰天下,才是你施展抱負的最佳選擇!”
劉協說罷,離開他,往營中走去。
張飛在後面發愣,突然大聲說道:“陛下,臣張飛肝腦塗地,誓死報效!”
劉協笑著轉過身說:“提醒你一件事,以後不許鞭笞士卒,我漢軍紀律嚴明,兵將平等,如若再讓朕知道你鞭笞士卒,決不饒你。”
張飛曰:“是,陛下,以後臣要是再焦躁就鞭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