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九年夏四月,劉協領漢軍會洛陽,只留一支軍守官渡,不再攻擊袁軍。
一回到洛陽,劉協就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小字典給他釋出的第二個系統任務,在他21歲之前,統一天下。
劉協知道,這所謂要統一的天下,必定指的是九州華夏,他今年17歲,距離21歲統一天下還有四年的時間。
對於能否完成這個任務,劉協還是有一定信心的。他所思考的問題就是21歲之後,他該幹什麼?
重生之前,系統給他定的是八十年壽命,也就是說他能活到81歲。
那麼問題來了,在他21歲到81歲之間,那可是還有六十年的時間啊。
系統絕不可能讓他逍遙快活六十年的!
在他21歲之前完成第二個系統任務,他猜肯定會有第三個系統任務。第三個系統任務會是什麼呢?問小字典,小字典也不告訴他。
所謂未雨綢繆,劉協心想,現在就得計劃好了,以防止到時候手忙腳亂的,無從下手。
統一天下,問題絕不會這麼簡單,很可能小字典會讓我去征服海外!
劉協是這麼想的,雖然不能得到肯定,但是我可以先準備了啊。
既然要征服海外的話,那麼最不可少的就是戰船了!四年時間能打造多少艘戰船?不管能打造多少,都要打造。
劉協立刻傳旨給徐州張遼,命他在東海郡招募工匠,大力建造海船。
對於劉協突然要大量建造海船,很多人都不理解,劉協並不解釋,因為他知道解釋也沒用,不會有人懂得。
劉協讓張遼只管招人建造,越多越好。
卻說張遼一面在合肥防禦江南孫策,一面又在東海造船,並在徐州一帶屯田養兵。
劉協則在長安洛陽繼續發展經濟,河東河西及涼州發展畜牧農墾,四處開墾,養精蓄銳,同時大力開發新世裝備,滿懷抱負。
回到洛陽僅僅一個月,有探馬來報說:袁譚袁尚兄弟二人在冀州自相殘殺,袁譚大敗,奔赴平原。
不幾日又有探馬報:袁譚又自平原倆冀州決戰,又一次大敗,再次退回平原,袁尚領兵追至平原攻打,袁譚堅守不出。
時劉協正和群臣議事,便問:“如今袁氏局勢,眾卿有何看法?”
陳宮曰:“今袁尚出兵伐平原,冀州必定空虛,我軍可乘隙拿下冀州。”
郭嘉曰:“不然,不出兩日,袁譚必定會派人來求援,到時候再出兵不遲。”
郭嘉說完,陳宮並不接話。
果然次日,袁譚帳下謀臣辛毗來見,呈上降表,請漢軍支援,劉協問群臣有何意見。
陳昱曰:“袁譚被他弟弟打急了,他是不得已才來投降,以微臣所見,不可信也。”
荀攸曰:“袁氏子弟如果和睦的話,未可圖也,一旦反目,我可先除袁尚,再圖袁譚,北方基本可定,此良機,不可失。”
劉協又問:“奉孝意下如何?”
郭嘉曰:“公達所言極是,微臣附議。”
荀攸,字公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