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宮,劉協去見了太皇太后董氏,為了不讓董氏擔心,劉協一再強調不許將他戰敗河東被俘,後又輾轉回來之事告訴董氏。
董氏只知道,劉協河東之戰,殺了左賢王,卻跑了劉辯沒有追回來。
回宮以後,劉協很低調,並沒有大宴群臣,只是晚上的時候在養心殿辦了個家宴,董後坐中間,劉協次席,鄒媛和顏兒以及四小美都圍坐桌邊,以及唐妃也被請了過來。
桌上,董後大罵劉辯:“這個不成器的東西,都是我的親孫子,咋就這麼不懂事?”
劉協曰:“皇祖母您就不要生氣了,皇兄他也是身不由己。”
董後曰:“身不由己?有什麼好身不由己的?他要不是想當皇帝,袁紹就是真的想擄,也擄不走他的!唐氏,你說當時是不是這個情況?”
唐妃低頭曰:“回太皇太后,弘農王殿下走的急,臣妾當時並不知情。”
董後曰:“他要是真的被逼迫而去,袁紹為何部將你母子二人都劫走?哀家看這劉辯就是想當皇帝,並拋棄你母子。實在是可惡!”
唐妃再不敢言。
董後怒氣難消,又曰:“劉辯前年寫的反詩就能可以看出他有反心了,他怎麼這麼不懂事啊,氣死哀家了!”
劉協安慰道:“皇祖母,您老人家就不要生氣了,你要是氣壞了身子,你讓朕如何安心做這個皇帝,如何安心對付諸侯來犯?如何安心匡扶漢室?”
董後襬了擺手說:“行了,哀家不氣,哀家不氣了,還是我協兒懂事,如果當初還是他當皇帝的話,那咱們現在不還被董卓所把持著嗎?”
鄒媛曰:“太皇太后,您可要保養好身子,咱們苦盡甘來,有陛下在,咱們以後的好日子還長著呢。”
董氏看了看鄒媛,說:“想不到啊,你一個女流之輩,居然能領兵打仗,居然就還贏了,你給我們大家說說,也讓我們高興高興。”
鄒媛曰:“也是僥倖贏了而已,不值一提,況且有顏兒妹妹,和馬超兄弟,否則以臣妾的能力,縱然也贏不了的。”
顏兒笑道:“姐姐就不要謙虛啦,不管怎樣,你可是這次征戰的主帥。趕緊說出來給太皇太后聽,讓太皇太后高興高興啊。”
鄒媛看了看大家,便說道:“那我可就說了啊。”
劉協曰:“姑姑快說,朕早就等不及了。”
“是,陛下,”鄒媛點了點頭,開始說起了她征戰張繡的事情來……
卻說那一日,鄒媛掛帥,領一萬精兵,辭別劉協,離了洛陽,一路南下,往宛城進發。
鄒媛本來就是東漢有名的大美女,穿上鎧甲,披上戰袍,手握寶劍,騎上戰馬,更顯得英姿煥發,無比驚豔。
副帥是顏兒,一身戎裝,也是美麗脫俗。再者就是少年武將馬超馬岱了。
出了洛陽後,鄒媛卻是一臉愁容,顏兒問:“姐姐為何發愁?莫不是後悔了?要不我們回去吧?”
鄒媛瞪了她一眼說:“回去?回去我還有臉見陛下嗎?”
“那姐姐這是怎麼了?”
鄒媛曰:“妹妹有所不知,那張繡的師父是世外高人童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