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聖皇,微臣……想看看那幾封信。”康王還是提出了這個要求,如果不親自檢視一番,他不甘心。
聖皇微微點頭,說道:“准奏。”他也不擔心康王損毀那些證物,大殿之上這麼多大臣都看過書信,你毀了物證,還有人證,沒有用的。
宋星雲接過忠親王遞過來的幾封信,他只看“自己寫”的那幾封,越看越是心驚,果然如他們所說,書信上的筆跡和他的筆跡完全一模一樣,甚至一些細微的習慣都相同,如果不是確定這封信不是自己所寫,連康王都幾乎要相信這是他的筆跡了。
那邊黃庭軒也在聖皇的允許下,察看書信上自己的筆跡。只是看了一封信,他的腦袋就頹然垂了下去。
如他們所說,完全一模一樣。
宋星雲和黃庭軒忍不住對視了一眼,兩個人知道,他們碰到高手了,不幸的是,這個高手就在敵人陣營中。
見康王和黃首輔沒了聲音,有內侍官上去收了書信呈給聖皇,宋星天威嚴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既然證據確鑿,內閣首輔黃庭軒裡通敵國,意圖謀反罪名屬實。即日起革去官職,打入天牢。其家人同罪,一起押入天牢,等候處決。黃府所有財產充公。如今朕登基未久,不想多造殺孽,所以禍不及族人。”
“聖皇陛下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一眾大臣山呼萬歲,稱頌聖皇英明神武。黃庭軒也是其中之一,雖然他明知道自己是被誣陷的,但事已至此,再無辯駁的餘地。政治鬥爭就是這麼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絕對沒有第二名。敵對的雙方只能有一個勝者,敗者,死。
當初他站在忠親王的陣營中,就應該有這個覺悟。事實上這個謀反的罪名也沒有冤枉他,只不過是裡通忠親王,而不是蘭比斯王國而而已。
忠親王可不是整天想著取聖皇之位而代之嗎?黃庭軒作為他得力的心腹,肯定是知道這一點的。
而且聖皇大人也沒有把事情做絕,事實上私通帝國,意圖謀反的大罪,按律要誅九族的。但宋星天還是適當變通了一下,只是下旨處決黃庭軒一家,放過了他的族人。畢竟他內心清楚,黃庭軒並沒有真的裡通外國,他只是聖皇和忠親王之爭的犧牲品而已。
只抄家,不連坐,這已經是從輕處罰了。
“內閣次輔溫禮仁,即日起,你便是內閣首輔,內閣五名大學士現在缺了一人,你要抓緊時間在翰林院中選拔一位入閣。”果然不出所料,打掉黃庭軒之後,聖皇乘勝追擊,扶植溫禮仁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子。
如果是平時,忠親王肯定是要反對的。但在這個敏感的時刻,他卻不好出頭了。
“謝主隆恩,聖皇陛下萬歲!”溫禮仁面露喜色,領旨謝恩。
“至於康王……”宋星天沉吟了一下,還待往下說,忠親王適時站了出來,拱手道:“聖皇陛下,內閣首輔黃庭軒通敵謀反罪證確鑿,但康王的書信中卻沒有什麼明顯的罪證,只是有幾句模糊的提示,不能憑藉這種模稜兩可的字眼就給一個王爺定罪吧。”
他已經損失了一個內閣首輔了,如果再損失一個王爺,那這亂子可就大了。所以忠親王說什麼也要把康王保下來。
事實上宋立當初定計的時候,就沒想過要一下子將康王除掉,否則信中言語就不是模稜兩可,而是和黃庭軒一樣罪證確鑿了。但他知道,如果真是那樣的話,為了保住康王,忠親王一系很可能就會和聖皇的勢力正面衝突,那可對聖皇陛下不利啊。畢竟就目前的情況看,聖皇一系並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宋立的目的也就是噁心噁心康王,給他一個警告。
“雖然不能肯定有罪,但也無法洗脫嫌疑,”宋星天冷哼一聲,淡淡道:“康王宋星雲,朕要削去你在三大特勤司的職權,爵位降為郡王,在你的嫌疑完全洗脫之前,不能離開帝都半步!你服還是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