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寶沒有吃到肉,哭的震天響,王氏一面拉著他走,一面數落姜耘昭,用了不知道多少惡毒的字眼兒。
在她看來,姜耘昭今天沒有乖乖將那一盆子肉給她就是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一個被家裡攆出門不要的姑娘,也敢這麼囂張,也不想想,她以後在村子裡生活,要靠著誰?回去了可一定要跟老頭子好好說說。
村子不大,兩家相距也不遠,祖孫兩個很快就到了家裡,王氏想著要怎麼哄哄自家的小孫子,也不知道家裡還有沒有肉了,要不然就做一點給小寶吃?
“哎呀,小寶這是咋了?咋哭的恁傷心?”才進屋,一個穿著藍底百花夾襖的三十多歲的女人就迎上前來,還摸摸姜小寶的茶壺蓋腦門子。
“玉蘭咋來了?”王氏見了自家侄媳婦,臉上倒是好看了一些。
“這不是想姑您了,就來看看。”那婦人粗黑的臉上堆出一朵花來對王氏說道。
王氏的孃家就在隔壁村子裡,她兄妹兩個,前年的時候哥哥已經沒了,只留下嫂子與侄兒王柱子。
王柱子前頭有六個姐姐,才得了這麼一個,從小當成寶貝一樣的養著,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長大之後,娶了同村的常玉蘭,生了四個娃兒。
因王柱子懶的要命,只要能躺著,便是臉坐起來都不肯,一家子的日子過的也不好,常玉蘭總是在家裡鬧。
可鬧來鬧去也沒法子過上好日子,好在她是個能說會道的,很得王氏的喜歡,家裡頭沒吃沒喝的時候就總是來王氏這裡打抽豐。
王氏喜歡常玉蘭會說話,每次都讓她心裡舒舒坦坦的,又覺得自家侄兒是千辛萬苦才得來的一個香火根,是王家的希望,所以也樂意給些。
王氏對孃家的人倒是大方,可是家裡頭也不是她一個人,除了他們老兩口,還有四個兒子和媳婦,加上孫子孫女一大堆的人。
她總是給孃家貼補,媳婦們就不樂意,為此不知道吵了多少回。到後來,老大、老二、老三三家索性就與她分開單過了,省的好好的日子沒法子過。
老四媳婦倒是也想分開單過,可老四是個死心眼兒的,堅持認為不能幾個兒子都去單過。
鄉下地方,要是隻留下爹孃兩個單獨過日子,那可要被人講究,一家子人都會被人戳脊梁骨。
老四媳婦是個不會吵架的,人也軟些,與她一起過,王氏樂得輕鬆,依舊經常給常玉蘭家裡頭貼補。
王氏此時全然忘記了,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兒,老四媳婦張小葉雖然是個軟和人,可正是這種人,要是心裡頭壓的事情多了,難免也會爆發。
明裡暗裡鬧了幾次沒有什麼效果,王氏依舊我行我素,每次常氏來,還是會帶走不少東西,這讓張小葉很不能忍受,尤其是她從孃家拿來的一點稀罕物,自家娃娃還沒來得及吃,就被常氏拿走,她只要想起就覺得憋屈的厲害。
這會子常玉蘭來了,她也不忙著招呼人,只管先到灶房裡將能藏的東西都藏起來。
她也算想明白了,若是家裡頭什麼都沒了,看看王氏拿什麼給。
不是她小氣不願意幫著親戚,要是自家富裕也就罷了,幫一幫也應當。可這年頭誰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好不容易有點兒吃食白白給了別人,自家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