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對於殺人這種事情,兇手也還是覺得不舒服,採用這樣的方式來放鬆自己。
一個人就這麼在自己的面前死亡,這可不是容易接受的,所以也是很心煩。
從現場留下的腳印看,兩個現場提取到了一個,相同的腳印。從技術鑑定上面,可以很確定這一點,而且這是屬於一個,成年男性的,身高大概一米八左右,體重七十五公斤。
在吳青燕死亡現場,也是發現了車輪痕跡,吳青燕是被移到這裡的。
被移到這裡之後,這些狗咬死了吳青燕,是為懲罰吳青燕所做的事情。
在葉堂屍體被發現的地方,比較遠的地方,倒是有一些車輪的痕跡。
可是因為痕跡比較混亂,所以很難進行對比,也沒有對比出結果。
根據現在所掌握的,他們已經知道,死者的身高和外形特點了。而且死者肯定也是一個,很會照顧動物的人,這讓他們第一方面,就想到了寵物店的經營者。
或者是專業飼養動物的飼養員,這都是很有可能,會照顧蛇類的。
能夠讓蛇和狗都這麼聽話,也可能是馴獸師,知道動物的一些習性。
從案發現場反應的東西來看,兇手能夠是這些,他們所列出來的職業。
凌夕顏把所有的職業,都列在一起,和楊逍一起,稍微縮小一下這個範圍。他們也是知道,範圍太大的話,查詢起來比較難,而且他們就算是什麼都有,也沒有每個人的一切東西。
所以縮小範圍,更加的利於,這群人接下來的案件調查,和鎖定嫌疑人。
楊逍覺得,專業的動物飼養員,和馴獸師是最為可能的,但是凌夕顏覺得不是。
如果是馴獸師的話,一般術業有專攻,想要什麼都明白可不容易。
而且馴獸師一般都是接觸那些,比較難以對付的,比如獅子老虎鱷魚之類的。
也有一些狗的馴導者,和蛇類的馴導者,只是一般情況,大家都是專注一個。很少任何的動物,都可以進行溝通的情況,而且還能讓動物這麼的聽話。
最主要的是,馴獸師比較少見,也未必能夠有這麼強烈的怨恨。
不過這幾個死者的情況複雜,他們現在也不好說,打算先考慮這些範圍。
把所有的範圍,都仔細的分析一下,找到更加符合要求的範圍,進行縮小。
最後他們把目光,鎖定在了動物養者,和動物保護人士的身上。
死者反映出來的這些,應該可以看出來,憎恨死者的人,都是有動物保護意識的。那麼動物保護人士,其實是最有可能作案的,不過他們這樣的人,一般都是比較仁慈才對。
凌夕顏想了一下,先找一些,在崗的這些人,以及一些動物保護的團體。從這些方面,著手先進行調查,總不能夠等待著兇手自己過來自首。縱然傷害動物,的確是很值得憎恨,可是殺人這種罪行,他們也不能夠縱容。活生生的人,被這麼殺死了,其實這個兇手,和他所憎恨的人,也是沒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