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在研究素心簡麼,怎麼看起蓄靈珠來了,能專心做一件事嗎?”小圓大為不解。
虞夏揚了揚手裡的竹簡,“萬法歸宗,一通百通,我覺得竹簡上的話給了我一點啟發,現在要驗證一下。”
“你們玄師,整天神神叨叨的,真是無聊透頂。”小圓撇了撇嘴,然後睜大了眼睛盯著虞夏手裡的蓄靈珠看了起來。
這兩樣東西怎麼扯一塊兒的,實在是太令人好奇了。
虞夏很久之前就發現蓄靈珠的缺陷了。
本來將符紋刻畫到玉珠上就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更別說還同時要賦予它儲存元氣的功能。
一枚蓄靈珠儲存元氣的能力受符紋、玉珠質地、元氣種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極其不穩定。就連虞夏自己有時候在為蓄靈珠注入元氣的時候會因為一時失誤讓蓄靈珠因為元氣溢位而炸裂,反而傷到了自己。
在“吸收攻擊”與“放出攻擊”之間,蓄靈珠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
“行氣,深則蓄,蓄則伸……順則生,逆則死。”
素心簡上的話看上去十分空泛,但是細細琢磨之下,倒讓虞夏有了些新的感悟。
如果每一枚蓄靈珠可以將元氣收放自如,那麼在對戰中是不是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蓄靈珠上的符紋首尾相連,形成了一個閉合的圖案,正是因為如此,元氣才能夠在蓄靈珠內迴圈,達成“蓄氣”的條件。
而“放氣”純粹是靠蓄靈珠吸收元氣的量達到最大值而引起的元氣外放,這是不受虞夏控制的。
她需要在對戰之時,面對強勁對手的攻擊,她可以透過蓄靈珠的“蓄氣”來化解,這往往可以救她一命,而將對方的攻擊吸收過後的蓄靈珠,可以成功復刻對方的招式,作為她自己的制敵手段使用。
要達成這一目的,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無論是“蓄氣”還是“放氣”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她心意而定。
“順則生,逆則死。”
按照素心簡上這段話來理解,“蓄”和“放”是完全相反的行氣規則,順可“蓄”,“逆”可放,這個道理本身就適用於修煉,只有順著行氣,才可以實現修為上的增長,若是元氣逆行,那往往容易走火入魔,甚至元氣爆裂而死。
這麼想來,蓄靈珠本身不應該就是和玄師的身體一樣的嗎?
虞夏越想越興奮,眼睛亮晶晶的,笑容咧開老大,先前她見到那些稀世珍寶也沒這麼興奮過。小圓見到她這樣子,莫名其妙地看了她一眼,縮角落睡了。
“我就說玄師都是神神叨叨的吧。”
虞夏可不管它,取出一顆空白的青釉墨玉珠,拿起刻刀嘗試起來。
紋路自然還是要閉合的,但是如何閉合,元氣怎麼執行,倒是可以考慮改一下方式。
頭幾次無一例外的失敗,上好的玉珠就這樣變成了一文不值的粉末,虞夏也不心疼,又取出紙筆來寫寫畫畫,餓了就歇會兒烤些魚吃,累了就隨便找塊石頭靠著睡會兒,偶爾看一眼南非溪的情況,見沒什麼異狀便又全身心投入到那些繁複玄妙的紋路中了。
完全被無視的緣娘幽怨地看了虞夏一眼。
一開始虞夏還問她要不要吃烤魚,但她一想起那匕首才劃破過朱先生的肚子,就覺得膈應的慌,搖搖頭拒絕了。結果接下來的兩日,虞夏一點問她的意思都沒有了,自顧自從水裡現撈了活魚清理了來吃,緣娘卻只能聞著烤魚的香味餓得肚子咕咕叫。
“虞姑娘……”緣娘猶豫看了虞夏一眼,結果一扭頭眼睛就移不開了。
“你在魚上灑什麼?”緣娘不由嚥了咽口水,覺得今天的烤魚似乎格外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