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王奉詔入宮,所有宦官近侍,全部被屏退。
大帝高坐珠簾後,看不清表情,卻能清楚感受到,他話中的寒風驟雨,“承天王,記清楚這幾日,跳最歡脫的一些人,待朕騰出手來,自然會有一些計較。”
對大帝瞭解頗深,承天王凜然,急忙恭敬行禮。
心頭,卻忍不住苦笑。
這一次,怕是又要有很多人,人頭滾滾落地了。
雖說,這些人是死於大帝追責,但他作為名單記錄者,勢必會遭到同等的怨恨。
這就註定了,通天王只有死死跟大帝站在一起,絕無改換門庭的可能。
陛下,果真算無遺策,手段高明啊!
深吸口氣,承天王躬身行禮,“陛下高瞻遠矚,此事雖有動盪,卻絕無可能,對您造成半點影響。”
大帝冷笑,“很多人,怕是想要藉機生事,只是現如今,不得不隱忍不動而已。”
他起身,在珠簾後來回踱了幾步,“金吾將,此人當真算是,朕的一員福將了。”
承天王躬身行禮,“請陛下示下?”
大帝淡淡道:“各部的閣老大臣,不是一直在叫囂,要押解金吾將回帝都,接受審查嗎?好,朕就滿足他們的要求,將金吾將叫回來,再賞他一份大大的功勳,看這些泥瓦塑像般的老東西,一個個的還有何臉面,繼續在朕面前犬吠。”
時間繼續推移幾日,雪花一般送入宮中的奏章,全部留中不發,帝宮態度曖昧莫測。
很快,有人察覺到不妥,帝族各位族老,極其暗中操控的代言人、棋子之類,居然保持著詭異安靜。
而軍部,作為帝國軍方,名義上的樞紐,在這件事情中,也顯得太過沉默一些。
帝都中的氣氛,逐漸變得詭異,已經跳出來的彈劾群臣,苦笑之餘內心惴惴不安。
終於,有帝令下發,將不日召金吾將寧秦,回帝都述職!
此事,看似是隨了,上奏彈劾眾人心願,卻讓人從中,品味出了一些古怪意味。
……
金烏部。
荒人營地。
秦宇雖不知,他如今已在西荒帝都,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但用膝蓋想,也能猜到,他的所作所為,必然已經引發動盪。
不過沒關係,在敲定計劃之前,他就做好了心理準備,自然不會因此忐忑不安。
西荒一些人,自認為算定一切,卻不知從一開始,他們就徹底錯了。
就像是解題,任你再如何勢如破竹,進展神速,從一開始就走入岔道,便註定了最終,只能得到一個錯誤答案。
秦宇現在考慮的是,他該回歸西疆邊軍了。
正所謂,過猶不及!
他先幫金烏部,令圖騰金烏進階,又逆天改命,助青柳部圖騰神柳再續生機。這兩件事,任何一件都足夠震動人心,所以才有了,如今荒人營地,在蠻族中的地位。
但可一可二不可三……繼續接單,且不說秦宇手中,已“沒有”了佈置破界令的材料,便是眼前這些,對他恭敬萬分的蠻人,說不定也要生出,一些別的念頭。
想想吧,若荒人金吾將,當真隨隨便便,就能幫助蠻部圖騰,完成不可思議蛻變。所有蠻部都會為之瘋狂,必然不惜代價,也要將他永遠留在蠻族。
之前,事關金烏、青柳兩部之事,之所以短時間內,就被西疆邊軍各方確定,一來他們的確在蠻族疆域,暗中做了一些佈置,二來便是各方蠻部,是有意推波助瀾。
他們巴不得,看到西荒追責金吾將,甚至叫喊著,要把他的頭顱砍下來治罪。這樣,金吾將就只能,投奔他們蠻人,以尋求庇護。
秦宇不願看到蠻部陷入瘋狂,否則他除了自爆身份,絕無脫身可能。
此外,西荒帝族方面,也需要多做思慮。
順利佈置下第一座破界令,已經讓人驚喜,但若驚喜來的太多且太快,怕是就會變成驚疑。
短時間內,秦宇需要金吾將的人設,所以這便是……過猶不及!他該離開了,回到邊軍大營修整,順便等待來自帝都新的指示。
皺眉想了片刻,確定
自身所為,儘管有些出格,但與破界令相比,終歸是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