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那些現在有意接手中國苑的商人,都是最精明最懂得抄底的行家。
他們之中,有些根本就沒準備保留這座建築,拆它重新建也是要花錢的。
而且大雁湖的名聲已經臭了,要用很久才能緩過來,這也要考慮進去。
可以說,俞永茂如果什麼都不做,一開始就轉讓大雁湖的開發權,都會比現在甩賣的價格高。
俞永茂也的確罵了一句就沒再說什麼,他知道現在的處境。
“資金週期呢?”他問道。
“大多數都要半年左右,有兩家可以10天內完成簽約和資金匯入,但他們的開價低一些,都是六億出頭。”
“誰?”
“張瑜和魏大猛。”
“他們都可以,談到七億,要求一週內簽約打款,其它事情交接半年內。”
“我試試。”
“再多聯絡一些人,你去吧,我現在不想說話。”
“好。”
……
次日中午,周遊白靜和安樺安可期共同迎接了百佳評審團,周遊本來壓根不想露面,硬是被安樺和白靜罵回來了。
評審團此前已經考察過了陵海市區的初選建築,質量聲譽和藝術感都沒的說,遺憾的是,那些建築的設計師要麼是外國人,要麼是年事已高不太方便的老者,最終接待評審團的都是設計單位的代表,或者是物業持有方的工作人員,貨真價實的原品設計師,一個都沒見到。
而評審團本身,卻是由大名鼎鼎的工程院院士、土木結構頂級老專家穆清源帶隊的。
周遊等人本計劃在停車場迎接,但對方卻提前到了,他們只好急匆匆往外走,剛上步行草茵道,便看到了遠處的評審團身影。
老院士走在最前面正跟人比劃著聊天,面帶和善微笑,走起路來散發著一股無形的學者氣場,這樣的氣質讓周遊五體投地,心下暗念,還好親自來接待了,不然怕是沒什麼機會見識到這樣真正的大佬了。
“院士各個都這樣自帶氣場嗎?”周遊快步迎上去,嘴裡卻絮絮叨叨,“能不能要個簽名?”
“怎麼是他……”安可期卻皺眉望向父親,“你不是說是姜叔叔麼?”
安樺的表情也不怎麼好:“永茂的事鬧大了,臨時換了評審委員會主任。哎,老薑那邊我都說透了,結果來的別人……”
“誰來不一樣?”白靜無所謂地搖頭道。
“真的不一樣。”安樺小聲道,“老建築師和青年建築師理念偏好是不同的,老派更看重實用性和安全性,對結構要求極高,外形最好方正,充分利用空間;青年派則相反,更注重建築的藝術感,極端一點的,甚至認為結構是為了造型服務的。今天這個陣容太老了……怕是要被戴上花裡胡哨的帽子了。”
“沒事兒。”周遊傻笑道,“院士大佬說我花裡胡哨我也愛聽,別說是一堆垃圾就好了。”
“你啊……”安樺搖頭道,“穆清源可是國內土木結構方面的第一人,專做大橋、礦井、高塔這類對結構要求高的工程,你攬星再漂亮,在他眼裡也是個玩具,太小了,哎……怎麼突然換上了這麼一個結構方面的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