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軍人,張坤從來都是很有好感的。
不僅僅是因為軍人這個職業,也不僅僅只是國家的各種宣傳,更多的是,張坤親眼所見,親身經歷。
新安地震中,他親眼看到無數的,身穿墨綠軍服的年輕人,奔走在各大廢墟大樓,搶救著每一個所能挽救的生命。
有工具就用工具,沒有工具就用手去挖,用肩去扛。
張坤不止看到過幾個因為救災前期缺少工具,而又為了爭搶救命的時間,而挖的雙手血肉模糊,而是幾十幾百,最嚴重的一個,是張坤親手包紮的,傷口深可見骨。
但是,他們沒有任何怨言,他們依舊奮戰在抗災第一線,處理了一下傷口,就又去繼續他們的任務,他們的職責,他們的使命。
張坤看著剛剛被自己縫好包紮完傷口計程車兵走出醫療帳篷,再次前往救災區域,張坤很想說:傷口剛縫好,不宜用力,小心傷口再崩開。
可是看著那個急匆匆跑出去的背影,這句話張坤最終沒有喊出來。
也許,喊出來也沒有用吧,張坤心知肚明,因為,這就是我們的軍人啊。
還有張坤曾經碰到過的那個臥底毒販的武警卓強,還有他曾說出過的那句“不後悔”,那句“這世上,有些事,必須要有人去做啊”。
那句“我不敢和那些先烈相比,但是,先烈們為了我們這些後人,拼盡一切,好不容易才換來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我也願意為了維護住這份難得的和平而付出一切。”
小時候,自己不懂事,家裡條件不好,媽媽給自己買了一雙白白的帆布球鞋,可是他卻不喜歡,他哭著鬧著要買名牌,要李寧,要特步,班上同學都穿名牌。
小時候,他不喜歡讀書,很不喜歡,但是他又不敢逃課,不過他可以上課睡覺,看小人書,看漫畫。
小時候,他挑食,不喜歡吃肉,每次媽媽夾給他的菜,他總是會一臉嫌棄的把肉全挑出來。
小時候……。
小時候,張坤覺得這一切都很正常,直到,他長大了,知道了敘利亞,知道了阿富汗,知道了奈及利亞,知道了中非共和國。
張坤知道了,在這個世界上,對某些小朋友來說,能有一雙嶄新的球鞋就已經是多麼奢侈的事情了。
知道了能每天在窗幾明亮,安靜的教室裡讀書學習,是多麼的讓人夢寐以求。
知道了,有時候一口肉也是要分成四塊,一家人分食。
從那時候起,張坤知道了,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什麼歲月靜好,和平並不是常態。
他之所以能享受現在的生活,只因為他幸運的出生在了一個紅色的國度。這裡有著那麼一群可愛的人,他們用他們的身體,築成了一道無形的血肉長城,將所有戰亂,阻擋在了國家土地之外。
所以人們才能安靜的享受現在的和平生活,享受著,每天七八點起床,然後洗臉刷牙,思量著一會吃什麼早餐,然後去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下午,約幾個好友,喝點酒,烤個串,打點小牌,然後回家,看看電視,洗洗睡,如此的簡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