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一次巧合的機會,侯保國碰上了姚志平,那時候姚志平剛到京城,是出來出手幾個古玩,換點現錢,碰上侯保國了,就出給他了。
這侯保國給的價也真是實在,可以說在保證自己利潤的前提下,算是給出了最高價了,甚至超過了姚志平的心理預期。
要知道古玩倒賣這一行,通常情況下,收東西不管好壞,都是往死了壓價,能開出高價,就代表著倒賣的利潤降低了。
而古玩這東西,又不一定是收到手裡就能馬上賣出去,而想要賣個合適的價格,就更是要看運氣了,很多時候,一件東西,收自己手裡,三五年不能出手的也不算少數,所需要砸下來的資金可謂著實不少。
而侯保國就是因為這樣,收貨價實在,或者可以說傻氣,再加上不怎麼會經營,出手難,所以導致經常資金鍊斷,沒錢收貨,而沒錢收貨,沒有好貨,就很難吸引古玩買家上門,如此形成惡性迴圈。
而姚志平那次去,正好是侯保國出手了兩件古物,手上有了些許餘錢。而即使如此經營不善,侯保國依舊給出了那麼公道的價格,頓時讓姚志平另眼相看。
之後,姚志平但凡有什麼弄來的古玩,又不是他有心用作收藏的,便會拿到侯保國這裡來出售給他。
大部分時候侯保國都是沒有錢的,但是姚志平覺得侯保國這人他看的順眼,就樂得拉他一把,便也不收錢,直接將東西放侯保國這,明說,賣出去了再給錢。
姚志平是什麼人?那時候便已經是中國鑑定界的大家了,他出手的東西,即使是不值得他珍藏的,但也不是一般貨色可比的。
有了好貨,便有了好的買家,然後慢慢侯保國這玉來坊的名聲便開啟了。
侯保國收貨實在,賣出去的貨也硬實,有部分甚至是有姚志平開出的鑑定證書的,這在古玩行當裡,基本可以算是驗鈔機了,真貨妥妥的。
如此,有好東西的願意拿到侯保國這裡賣,而想買些古玩的,也願意到侯保國這裡買,如此便進入了良性迴圈。
到後來,即使不用姚志平幫襯,侯保國也漸漸在潘家園站穩了腳跟,玉來坊也成了潘家園有名的商戶,每天客人絡繹不絕,營業額也穩定提升。
到了姚志平生命的最後幾年,玉來坊最好的一個月,成交額甚至超過了一千萬,在潘家園出盡了風頭。
要知道,古玩的利潤是出了名的大,而即使侯保國收貨價實在,但利潤也妥妥的超過了百分之四十,那一個月,侯保國的淨利潤便達到了四百多萬。
就這麼十幾年來下,侯保國從最開始的破落戶,然後漸漸成了現在潘家園有名的老闆,身價數億。
侯保國常說,他這一輩子算是遇上貴人了,而這貴人,自然就是姚志平了。
…………………………………………
PS:飛雪,多更了哦。
最快更新無錯閱讀,請訪問手機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