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峰滿臉笑意,緊接著道:“那,酒什麼時候給我?”
……
張坤這些日子很鬱悶,原因是自從那天吳鶴洪出現後,之後的日子,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有一些人出現在他去往青崗的必經之路上,一個個揚言要討回年青一代第一高手的稱號。
而且就算張坤說自動放棄那勞什子稱號還沒用,非要打。
而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每次一打完小的,然後妥妥的會出來個老的。
剛開始的時候老小之間的關係還算正常,什麼父子啊,師徒啊,這都很好理解。
可是到後面,早上出來個李某某,當天下午就蹦出來個張某某,然後說張坤揍了他親侄子,上門報仇來了。
好嘛,一個姓張一個姓李,你們到底是怎麼變成叔侄關係的?
再後來,大概是理由難找了,乾脆跳出來一個小的,然後蹦出一大堆老的,什麼叔叔舅舅師傅師伯,一大家子武術高手,還都包羅永珍,什麼金剛拳,掃地腿,棉花掌……。
就這麼的,一個多月下來,張坤幾乎將滄州年青一代稍稍有點名氣的全部輪了一遍。當然,老傢伙們自然也差不多一個不落,甚至期間還有不少明顯的外地口音。
張坤不是笨蛋,再加上又有梁老爺子做內應,所以他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當知道事實後,張坤可謂是哭笑不得。
實戰練習就實戰練習嘛,有必要弄成這樣?
不過,既然郭長生師伯沒有明說,那麼張坤也就懶得挑白,樂得裝糊塗。
就這樣,張坤出名了,徹底的出名了,可謂是響徹整個滄州大地,絕對算的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能不出名嗎,滄州年青一代,凡是有點名號的都算上,可是沒一個能在張坤手裡堅持過十招的。
而滄州老一輩,除了吳秀峰在最開始的一天和張坤打了個平手外,後來的幾乎沒一個在張坤手裡佔過上風,能保持不敗就算是厲害的了。
甚至到了最後,都不流行單挑了,來群毆。
兩個或者三個,群毆張坤一個。
沒辦法,單挑打不過嘛,基本上除了有數的幾個人外,其他人單上根本沒法給張坤造成多少壓力,如此又怎麼能起到實戰訓練的效果?
於是乎,張坤的名號就這麼起來的,一個一個武術前輩,用他們的肩膀,將張坤頂到了很高很高的位置。
因此甚至在後來某一天,某個攔路的小鬼哭喪著臉跳出來,說完那句固定臺詞後,便緊抱著臉大呼:“不許打臉!”
再然後,隨著張坤的對手中,外地口音漸多的時候,張坤的名號也終於傳出了滄州,傳遍整個大江南北。
而就在這時,一夥出乎意料的人出現在了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