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小學,可是,張坤望著眼前,還沒有他家一半大的房子,一時說不出話來。
整個學校用土製的泥磚圍建,風吹日曬雨淋,一些泥磚都已經開裂了,而且在張坤左面的圍牆,那邊的泥磚都消失了很大一塊,只剩下牆基還留在那裡。
上前幾步走到大門邊,張坤卻再次愣住了,他呆呆的站在那裡,愣愣的望著門內的景象。
在門內,一塊用樹枝支撐起來的黑板,上面有著條條裂痕,沒有講臺,沒有講桌,只有一個衣著樸素的年輕老師站在黑板前,用一種張坤所不認識的白色石塊在黑板上寫著什麼。
而黑板前的學生……,張坤提著揹包的手猛地一握。
學生很雜,大大小小的似乎都有,小的六七歲的模樣,大的應該能有十歲左右。
不同年齡的學生卻坐在同一個教室。
這也許並不會讓張坤愕然,在一些偏遠山區,不同學齡的人共用一個教室,張坤以前也聽說過。可是,他們的課桌呢?他們的凳子呢?
張坤呆呆的望著正聚精會神聽講的學生,他們面前的有些是幾條木頭隨便搭建起來的架子,有些甚至是用冷冰冰的石塊壘起來“石桌”。
而現在張坤終於知道學校消失的那面牆壁哪去了,同學們屁股下面坐著的不正是那牆上的泥磚嗎。
沒有操場,沒有綠蔭,甚至……沒有教室。
準確點說,整個學校就是一間教室。
張坤呆呆的望著學校內的景象,站了很久很久。
“這是小學?”張坤痴痴的問道。
“對,小學,石橋小學,附近十公里內唯一的小學!”黃石開臉色很平靜,淡淡的回道。
他早就習慣了其他人第一次看見學校時的表情,張坤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得到了黃石開的肯定,張坤沉默了。
張坤家雖然並不富裕,但總算還是生活在城市中,有吃有穿,有房住,雖然沒有屬於自己的汽車,但出門就有公交。
讀書的話,張坤雖然從小成績就不是很好,可是不管是小學,初中,直到現在的高中,張坤所在的學校,全都是窗幾明亮。
潔白的牆壁,漂亮的黑板,整潔的書本,乾淨的課桌,還有操場球場,綠樹蔭蔭……。
張坤知道自己現在還小,接觸的社會也還少,可是,張坤真的想象不到,在社會如此進步的今天,居然還會有這種,所謂的“學校”?
沒有教室,沒有課桌,甚至沒有書本!
張坤望著所有同學“課桌”上空空如也,有些人甚至連支筆都沒有,握著黑色的木炭,在“課桌”上寫著什麼。
這也算學校?
為什麼會有這種學校?
鄉里不管?鎮裡不管?縣裡不管?
就算這些人不管,那,所謂的希望工程?希望小學?各大扶貧基金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