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靈溢宗的徐天成!”
“這傢伙仗著遁空葫蘆在荒古絕地單槍匹馬至少搶了兩件天地靈珍了吧?”
“這已經是第三件!”
虛空之中相互交流的靈識都泛著濃濃的羨慕和酸味兒,然而他們卻沒有徐天成的本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此人突然出現將定風珠拿在了手中,甚至還來得及朝著暴怒的太罡巫修和太罡妖修揮了揮手,然而在幻族太罡修士的搶攻之前,間不容髮的揣著遁空葫蘆再次跳進了開啟的空間通道當中。
。。。。。。
楊君山撿了盛真人的儲物法寶,不急不慌的離開了被“指地成鋼”神通封住的地面,然後在周圍一眾窺視的靈識感知當中一頭扎進了地下消失不見。
直到這個時候,楊君山原本平穩的氣息才突然變得混亂起來,原本被他震懾的隱藏在四周的修士才意識到剛剛那一場大戰楊君山恐怕也不好受,只是他將自身氣息收斂的極為完美,直到脫身在即才被人看出了端倪。
且不提身後有多少人暗自懊悔剛剛沒有跳出來截胡,楊君山一道神通在地底遁走四十餘里,而後卻也不急爬出地面,而是再次在地下開闢了一處洞穴藏身。
之前一戰楊君山實際上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他甚至沒來得及去追蹤與錢無盡一路大戰而去的顏老真人,不過想來以顏老真人的老辣,至少不會在錢無盡手中吃虧才是。
當務之急卻是要先回復自身的傷勢,而且經過先前被兩位太罡真人前後夾擊,到後來一對一正面強殺盛真人,楊君山感覺自身的實力似乎得到了一次質的飛躍,彷彿心境也跟著得到了一次昇華,而這種冥冥之中的提升看似玄虛,可楊君山卻感覺對於自身似乎極為重要,至少讓他的想法經歷了一次極為順利的轉變,特別是在強殺盛真人之後,這讓他真正感受到了一種強者的心態。
也正是因為這種極為微妙的心理變化,讓楊君山不再對因為清靈之氣而飛速提升的修為而抱有無可奈何的顧慮,此時的他顯得更為自信,便是體內九仞訣的運轉彷彿都快了三分,原本積存於丹田之中的清靈之氣瞬間便有三分之一被煉化,丹田所化的插天巨峰在隆隆的悶聲當中再次開始拔高,那冥冥之中存在的太罡屏障似乎正在變得越發的脆弱,使得楊君山這一次進階太罡境從強行衝擊漸漸的向水到渠成轉化。
不過這個時候可不是衝擊太罡境的時候,不但地點不合適,而且在進階太罡境之前他至少也要先將體內的傷勢平復之後再說。
在荒古絕地這種地方傷勢自然是好的越快越好,楊君山身上倒是帶著兩顆用來療傷的寶丹,不過兩顆寶丹的品質只算尋常,充其量只能算是下品,不過他手中卻是有著一位太罡真人的儲物法寶,身為修煉界一等一宗門紫風派的太罡修士,盛真人的身家自然令楊君山充滿了期待。
盛真人的儲物法寶是一片乾坤袖,這也是修煉界一種較為常見的儲物法寶,這種儲物法寶相比於儲物戒、儲物手環之類的器物,相同品階之下的空間要大上一些,不過結實的程度卻要差上一籌,通常來說,後者被強行開啟之後,裡面的東西往往要損失一半,而乾坤袖強行開啟之後,裡面的寶物則只損失三分之一左右。
這對楊君山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至於盛真人為什麼要以乾坤袖作為儲物法寶,那就不是楊君山願意去琢磨的了,或許身為紫風派的太罡真人,盛真人對於自身的實力太過自信了也說不定。
嘩啦啦啦……
隨著楊君山強行破開乾坤袖,這片布帛一般的法寶便隨著空間破碎而變成了一條條的破爛,隨後一大堆物事從儲物空間之中湧出,一下子將楊君山在地下開闢的這一處地穴淹沒了一半兒,其餘三分之一的東西在法寶被破開的時候被空間之力絞碎返還天地。
楊君山大致盤點了一下,兩箱晶磚大約兩百塊不算什麼,大概三四十枚髓幣也是常用之物,倒是十幾枚真髓幣算得上一點驚喜。
因為寶階下品的骨笛以及靈階上品的骨刺兩件法寶隨著盛真人的隕落而自毀,從乾坤袖中得到的兩件靈器自然也就不能再給楊君山帶來任何驚喜,不過靈器對於初入真人境的修士而言仍舊是主流法寶,這對於楊家而言卻算得上一份底蘊。
紫風派正宗的功法與神通傳承之類卻是一份也無,儘管楊君山本就沒抱多大希望,可當真沒找到還是讓他頗感惆悵,倒是看上去像是盛真人平時隨手蒐集的一些低階功法、神通的傳承有一些,這些東西對於楊君山而言沒多大幫助,倒是拿回楊家可以用來充實家族的藏經閣。
不過幾冊明顯是抄錄的筆記手札卻是引起了楊君山的興趣,開啟一一大致瀏覽之後,終於是讓他露出了幾分笑容,這些筆記都是一些太罡真人在衝刺道人境的一些體會和感悟,其中不但記載有這些修士自身的東西,還有一些是交流的來,或者乾脆就是道聽途說的訊息,其中真假只能透過自己分辨,而且記下這些體悟的太罡真人日後有的進階成功了,但大多數卻都失敗了,不過無論如何這些東西對於那些對沖擊道人境有著野心的修士而言卻頗有價值。
盛真人收集這些東西顯然是要為自己日後衝擊道人境做準備,而楊君山得到這些東西更是如獲至寶,他身後沒有強大的勢力支撐,沒有親厚的長輩指點,修為達到今日完全靠的便是一己之力的揣摩,如今有這些典籍在手不說給他指明瞭進階道人境的方向,但至少也能夠讓他少走不少彎路。
除了這些典籍之外,讓楊君山上心的便是近二十個明顯是用來盛放高階丹藥的玉瓶了,而這些東西才是一位大宗門太罡真人身家的真正體現。
楊君山大致檢視了一下,所有玉瓶中的丹藥沒有一種品質在寶階中品之下!
寶階以上的丹藥因為煉製不易且本身太過珍貴的緣故,通常每一顆寶丹都是單獨存放,因此別看盛真二十隻玉瓶數量不少,可實際上也只是隨身懈怠了不到二十顆寶丹罷了。
可即便如此也足夠令楊君山感到驚歎了,如今整個楊氏家族挖地三尺,寶庫之中的寶丹總數量也超不過三十顆,而且其中絕大多數還都是下品寶丹,最好的中品寶丹只有寥寥幾顆,也就是楊君山這一次前往荒古絕地太過兇險,這才帶走了其中兩顆用於療傷的下品寶丹。
修煉、療傷、回元,這是丹藥之中最常見的三大系,盛真人這二十顆寶丹當中,用於修煉的寶丹差不多佔到一半兒,其中上品寶丹有六顆;剩下的用於療傷的寶丹有四顆,其中上品寶丹只有一顆;用來回元的寶丹有五顆,不過卻都是中品寶丹。
楊君山二話不說,先撿了一顆用於療傷的中品寶丹吞進口中,丹藥入口生津,隨即化作一股寒流向著四肢百骸而走,原本被九仞真元壓制的傷勢先是被凍結,緊跟著便被一點點的修補癒合,直到全身上下清爽舒泰,這傷勢卻是在短時間內好了大半。
不過真正令楊君山感到欣喜的卻是六顆用來輔助修煉的上品寶丹中的三顆,這三顆上品寶丹之所以被楊君山重視,是因為盛真人在盛放這三顆寶丹的玉瓶上都加持了極強的封印,顯然對於這三顆寶丹異常重視,而且與另外三顆上品寶丹相比,這三顆被封印的上品寶丹表面有著極為明顯的紋路,而且這種看似紋路對於現在的楊君山來說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在道韻石以及混元令上,楊君山都曾見到過與這三顆寶丹上相似的紋路,而這些紋路也極有可能是隻有凝聚了元神的道人老祖才能夠看得懂的道紋。
盛真人如此珍而重之的對待這三顆寶丹,再加上盛真人本身真人境大圓滿的修為,以及蒐集到的那些有關記錄衝擊道境的典籍,楊君山完全可以認定,這三顆寶丹恐怕是盛真人為自己將來衝擊道境凝結元神所準備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