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神級漁夫> 正文 第1186章 仇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1186章 仇人 (1 / 2)

聽了蕭鵬的話,楊猛和潘佩宇都愣了一下。蕭鵬能說這麼狠的話可不容易。

楊猛坐在後排:“哥們,你的定位一直都是‘人狠話不多’,怎麼現在也開始放狠話了?”

蕭鵬聳肩:“除了放狠話我也沒辦法啊,這倆人早就死了。”

潘佩宇駕駛直升機說道:“老闆,給我們講講唄?反正回去路上也沒事幹。”

反正也閒著沒事幹,蕭鵬說道:“這倆名字只要是炎黃子孫就不能忘記,兩個都是喝人血的傢伙,咱們國家流傳到外面的大部分國寶都是出自這兩人之手。”

這山中定次郎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個倭國人,一輩子就在做一件事情:倒賣華夏古董。

特別是當年清朝被推翻後,親王府溥偉和肅親王善耆等人組織了‘宗社黨’,企圖復辟清朝主張徵兵一戰,為了籌集復辟所需要的軍餉錢財,所以親王府溥偉把家裡除了字畫以外的東西都賣給了山中定次郎。

那時候恭王府的財富是多少呢?當時山中定次郎去了恭王府,看到了一排排的倉庫,其中又分為‘如意庫’、‘書畫庫’、‘青銅器庫’等一共幾十間,每間屋子裡都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寶貝,每一件都價格連城。

如果說這一次只是一次商業行為,是恭親王蒲偉自己敗家賣了老祖宗的財寶。但是這事情給山中定次郎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也讓他堅定了在華夏盜寶的決心,從此後大量的華夏寶貝透過他的手流失海外。

而為了獲得這些寶貝,山中定次郎無所不用其極,做了無數喪盡天良的事情。

比如說曾經的山西天龍山石窟,當時東西兩峰共有石窟25座,分別開鑿於東魏、北齊、隋、唐各朝代,當時在這石窟有佛像五百餘尊,浮雕壁畫等1144處,造型嫻熟,比例適當,雕刻精美,數千年來一直是當地最大的佛門景觀。

結果山中定次郎知道這個事情後,透過賄賂等手法買通了天龍山腳下的寺廟主持淨亮和尚和一眾僧人,將大批佛首偷運出山送回倭國,然後開始公開拍賣賺錢。現在天龍山石窟再也找不到一尊完整造像!包括開封少林寺、相國寺、洛陽龍門龍門潛溪寺、香山寺、白馬寺以及龍門石窟各洞,都有他竊取文物的身影。

潘佩宇聽到這裡憤憤罵道:“那什麼淨亮和尚也忒不是玩意了吧?人家恭親王頂多算是敗家,他這算是賣國!明明是寺廟主持,怎麼幹這樣的事?”

楊猛聽後不屑道:“盛世和尚亂世道人,這又有什麼奇怪的?”

這所謂‘盛世和尚亂世道人’是因為道教奉行的是盛世修行亂世救人,而和尚正好相反,碰到亂世的時候很多寺廟就會關門避禍,盛世的時候才開門。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蕭鵬聽後笑道:“這話有點以偏概全了,其實亂世時候直接離開山門加入軍隊的人也比比皆是,像明朝時期倭寇騷擾沿海地區,少林寺的武僧們就自願抗擊倭寇。抗倭戰爭裡也有不少例子,像五臺山一千多人的和尚武裝,白天當和尚傳遞情報,晚上跟著游擊隊打游擊。不過現在人卻更相信這話,大概是因為寺廟的商業化氣息太嚴重導致的吧!”

潘佩宇聽到這裡說道:“我知道我知道,開國大將許大將就是和尚!”

蕭鵬搖頭道:“許大將盡管綽號叫做‘許和尚’,但是他還真的沒當過和尚,小的時候他家貧窮,就送許大將給武術師傅當雜役,後來到了少林寺學習武術,但是學過少林武功和少林和尚是兩回事。許大將這個‘和尚’的說法最早是因為別人罵他才這麼說的,你如果當許大將面叫他和尚他能直接揍你信不?都是以訛傳訛。不過另外一位開國上將賀炳炎那倒不折不扣是個道士,你查一下那段歷史,會發現有不少人都是道士出身投身革命的。”

楊猛好奇問道:“這是為什麼?”

蕭鵬樂了:“《封神演義》看過吧?戰爭一打起來,一大群修道之人出山,這就是道教。它們自從創立以來就有四大基礎:愛國、護民、敬祖、禮神。是世界上所有宗教裡為數不多的把‘愛國’放在首位的宗教。而佛教講究的是‘不爭’,平時與世無爭潛心修佛,講究各種戒律,你讓他們像五臺山那些和尚那樣站出來反抗?那畢竟還是少數。但是不管他們怎麼做,你都不能說他們是錯,遵守戒律的是堅守本心,一心向佛,而那些破戒保衛家園的也是為了拯救更多的勞苦大眾。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關鍵看人自己的選擇。這個問題就不能深究了。”

(老楊在此鄭重宣告,這段內容沒有任何侮挑起宗教爭端的意思,老楊自己就是佛教徒,有皈依證的那種,進寺廟不花錢的那種。這只是就事論事。)

楊猛繼續問道:“那另外那個什麼CTLOO是幹什麼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