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才說了,支教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所以我還是有點積蓄的,於是我就給那裡留了一所新學校。”李靜淡淡答道。
“新學校?這麼大的手筆?”猴子瞪大眼睛。
李靜笑了:“別用咱們城市裡的學校去衡量那邊的學校,我去支教的地方的學校就是泥坯房,下個雨我都怕給吹倒。所以我就把工資拿了出來,讓村民幫忙蓋學校,有錢就蓋一點,原來的泥坯房現在成了磚瓦房。一邊蓋一邊教學,其實就是六間大平房一個大院子。院子裡是水泥地,有兩個籃球架,就是這麼簡單。但是這在那邊已經很好了。你們知道我在那裡那麼多年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麼?”
眾人搖頭表示不知。
李靜道:“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珍惜眼前的生活,來,我給你們看看那邊的風景。那是一片青山綠水。還有讓你看看我的學生們。”
李靜拿出手機,是一款幾年前的老手機,她開啟手機後給蕭鵬等人傳看裡面的照片。
別說,李靜的攝影技術還是不錯的。照片確實美得很,人文氣息濃厚,但是。。。。。。那裡確實夠荒涼的,那些土坯房,真如李靜說的,很有可能下個雨就能沖垮那種。
“咦,這個女孩長得挺可愛的啊!”猴子指著一張照片裡的女孩說道。
蕭鵬白了他一眼:“你就看這個來勁!”
李靜看了一眼那個女孩:“她叫董悅,她父親在外面打工的時候認識的她母親,到家裡的時候她媽就大著肚子,沒多久後生下了董悅。董悅六個月的時候她媽就跑了。她是奶奶爺爺用米湯喂大的。”
猴子聽後瞪大眼睛:“什麼?還有這樣的人?虎毒不食子,她怎麼能這麼狠心,扔下自己的孩子就走了?”
李靜看了一眼其餘的人:“你們也是這麼想的麼?”
看著沒人回答,她自說自話道:“你們沒有經歷過那種一睜眼家徒四壁望不到頭的蒼涼感,沒有經歷過睡覺的時候老鼠在周圍爬來爬去的環境。她母親走了我們可以說她嫌貧愛富,留下來就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可是你們想過麼?這個女人就要這麼放棄自己的一生。那麼問題來了,她有沒有為自己選擇的權利?有沒有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權利?”
蕭鵬聽後很想說一句:“她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走麼。”可是他發現自己說不出來這話。現在說什麼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李靜繼續說道:“其實我有時候也在想,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你們也看到了,我去支教的那是個山村,其實完全可以利用起來搞果樹種植等,可是年輕人長大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離開家鄉,而歲數大的人又習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從思想上貧困,這就真沒有辦法了。扶貧年年搞,可是有的時候也很讓人無奈,甚至有的人都把扶貧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了。甚至還有扶貧檢查組去檢查的時候各種哭窮的騙政策的。”
蕭
鵬托腮考慮半天:“班副,你在那邊時間長,如果是你的話,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李靜托腮思考了半天后說道:“如果你來問我,我倒覺得支教並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們爺爺輩父親輩,他們並沒有接受太高的教育,卻把國家建設成這樣,他們靠的是什麼?有人帶路大家共同發展。那些窮山村也是,我承認教育很關鍵,但是目前與其考慮那邊怎麼讓孩子接受教育,還不如讓那邊的大人學會怎麼致富!大山裡的交通資訊相對閉塞,沒有什麼先進技術,一群老師去教學不如一個農業專家去帶頭致富!最關鍵的是要有帶路人。咱先不說那樣的學習環境下能不能考上好大學,考上了的會選擇留在外面;考不上的也會出去打工;而留在家裡的呢?依然是從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孩子唸書也是授人以漁,可是這些漁夫學成後都走了對他們脫貧有幫助麼?”
蕭鵬聽後沉思了一會兒:“別說,班副就是班副,還真的有見解,這脫貧不是發點肥料發點種子的事,而是要引進技術扶持技術開啟銷路。照你的說法,修路建房也只是解決眼前問題而已,最關鍵的還是技術和人才!”
李靜苦笑道:“說是這麼說,可是真的實施起來那就太難了,去哪裡找那麼多人才?找到了人才又有誰肯埋下身子去窮苦山村去支援?這農業脫貧可不是簡簡單單一天兩天的事情,最起碼也要幾年時間。而那些專家們也要吃飯不是?”
李冰在一邊好奇問道:“那照你的說法就不用援交。。。。。。啊呸!是援教,只需要援農?”
李靜搖頭道:“援教也要進行,但是最好還是讓男生去,這樣會少很多麻煩。可是男生去支教比較起去支教的女性來說更加的理性,所以更難在那樣的地方久待。流動性也更大一些。那些窮地方很難留住人的。”
“班副,你在想什麼呢?”李冰看到蕭鵬在一旁沉默不語問道。
蕭鵬說道:“李靜,這個事情好像沒有你說的那麼簡單吧?”
李靜點頭:“當然沒有那麼簡單了。那邊的人祖祖輩輩從事同樣的勞動,就我說支教的那個地方吧,整個縣一共八個鎮四個鄉。每個鄉鎮又有有幾個村,大部分都是貧困地區,還在按照幾百年前的方式耕田。你讓他們突然接受新的農業方式?這麼久的支教生活我算看出來了,任何地方貧窮都是有理由的,更多的原因是出在人的自身。想要帶動他們脫貧哪有那麼容易?所以還必須要有政策支援才行。可是咱們國家現在國家級的貧困縣就將近六百個,這需要多少人才多少錢?說到底還是個持久戰。”
蕭鵬聽後想了想說道:“照你的說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點帶面,從一個村開始作為試點,以村帶鎮,以鎮帶縣這樣麼?”
李靜點頭:“用我的想法是如此。”
蕭鵬笑問道:“那你如果離開後會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