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岸上則有一百多人歡送捕鯨船的離去這種捕鯨活動是屬於他們屯所所有人的盛會,捕撈的鯨魚肉是人人有份的。而這些人怎麼來的都有,有汽車來的,有做馬車來的,這樣能看出他們這些人的貧富差距。
沒錯,因紐特人生活中也有馬匹,都是雅庫特馬。這是一種矮馬,算上馬頭也就是一米五高,在薩哈共和國那邊蕭鵬就見過這玩意,別看個子矮但是絕對是吃苦耐勞的高手,零下六十度的低溫也能活的好好地。是一些因紐特人很好的夥伴。
在捕鯨之前他們還有一個儀式,就是在海邊讓孩子在彈床上跳來跳去,姑且叫它彈床吧,因為這壓根就沒有彈性,只一群人把孩子扔到天空上去。
蕭鵬以為這個儀式是什麼祈福之類的,結果庫瓦告訴他,這確實是一個很古老的傳統,把孩子透過跳床扔上天空不過不是為了祈福,而是為了發現更遠處的鯨魚。
不過蕭鵬覺得這有點多餘,弓頭鯨呼吸時候噴出的水柱很自然的成為了人們的導航儀,很快他們就發現了鯨魚的蹤跡並且把船靠攏了上去。最後一直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而等到幾個小時候。岸邊有人發出了歡呼聲,蕭鵬知道,這是捕鯨回來了!
碩大的弓頭鯨是用幾輛車一起拖上的岸邊,成年的弓頭鯨能重達接近二百噸!別看這玩意沒有藍鯨大,可是比藍鯨都重,是絕絕對對的‘胖子鯨’!幸虧他們捕捉的是一條幼鯨,要不然還真不一定能拖上來!
不過就算是幼鯨,也起碼能出產幾十噸的鯨魚肉和五十噸以上的鯨油!這麼一條鯨魚就他們這些人吃個十天半個月了!
看著他們處理鯨魚也是個學問:一群男人是專門負責處理鯨魚肉的。
他們有一種專門處理鯨魚肉的工具,樣子比較像魯智深的鏟子。身體強壯的男人爬到鯨魚身上用全身的力氣,把鯨魚皮切開一塊一塊的裂縫。
而下面的人則用鉤子鉤在鯨魚身上切開的位置,一群人跟拔河似的往後扯,把鯨皮扯開露出裡面的肉。對他們來說,這脂肪的鯨皮才是鯨魚身上最美味的地方。
底下的人也不閒著,用長矛輕車熟路的給鯨魚放血。並且用桶把這些鯨魚血接起來,蕭鵬還以為他們也有做血腸的習慣,結果證明他猜錯了。這些鯨魚血是用來泡鯨魚肉的,這些鯨魚肉都切成幾十斤幾十斤的大肉塊分給所有人,他們把最好的鯨魚肉和最好的鯨魚血泡在一起,大概發酵十多天後稍微有點腐爛後才會食用。
這鯨魚實在太大了,每人分幾百斤鯨魚肉再加上幾百斤鯨魚脂肪才分了一半,而剩下的鯨魚肉則是今天聚會的主食。
弓頭鯨的鯨皮大概有五公分厚,再留下五公分的脂肪,切成拇指粗細的長條,這就是他們最愛吃的零食。鯨魚脂肪則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不管是食用還是照明,到了冬季都考這玩意。
看著他們吃著血淋淋的鯨魚肉,蕭鵬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這倒不是蕭鵬不吃生肉的緣故,像什麼倭國料理不都是吃生的麼?關鍵是這切割鯨魚的時候引來了太多的蚊子和蒼蠅。看著它們在鯨魚身上攀爬,蕭鵬有多好的食慾也吃不下去。
這也難怪這裡人夏天容易生病了,他們才是最信奉‘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那波人!
不過他們這樣的飲食習慣也是沒辦法的,畢竟這裡沒法種植蔬菜,只能吃肉。而如果把肉食都做熟了再吃會破壞肉裡的維生素,所以他們這種生吃的方式倒是最科學的飲食習慣除了那些該死的蒼蠅。
不過因紐特人也是注意到這一點的,切割之後的鯨魚殘骸都會被他們迅速扔到遠離屯落的地方去。
這些殘骸也都不會浪費:畢竟在這裡有太多太多的食腐動物了,從飛鳥到狼群狗群都是這些殘骸的受益者。到了秋冬季節的時候,還會引來北極熊前來進食。這也是因紐特人會第一時間處理這些殘骸的原因:引來北極熊就不好玩了。
蕭鵬給他們這裡所有人都檢查了一遍身體後,才在庫瓦的帶領下,用了三天的時間,在這片土地上跑了一圈,留下了無數的影片資料後,就離開了波因特萊。
不離開不行啊這裡的日子實在不是人過的。
你不吃他們招待的食物那是不禮貌,可是蕭鵬真的吃不下去!天天吃什麼海豹油泡海豹肉之類的玩意,誰能受得了啊!還要跟蒼蠅蚊子作鬥爭,這特麼的是地獄麼?
傻子才不開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