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戴眼罩的女人,可不是珊莎的親人,而是無數女記者的偶像,很多女記者從事這個行業,都是因為她的緣故。
瑪麗科爾文,最偉大的女性戰地記者,沒有之一!她曾說過‘如果你沒有辦法阻止戰爭,那你就把戰爭的真相告訴世界’。這句話也成了戰地記者永遠的格言。
1956年出生的瑪麗科爾文字來是紐約一家小報記者,後來成為《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戰地記者,在過去三十年裡報道過無數場戰爭,總是將自己的生命置於危險場合,雖然獲獎無數,但是她付出的更多,她放棄了愛情、放棄了生活,甚至在2001年在斯里蘭卡被手榴彈炸掉一隻眼睛也無法阻止她重返更危險的地區,從斯里蘭卡到前南地區,從伊拉克到利比亞,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她的身影。直至她在敘利亞戰爭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不管怎麼說,瑪麗科爾文是無數記者心中的偶像,把她照片擺在辦公桌顯眼位置,那感覺就跟華夏出來混的拜關公一個道理。
看著照片裡的瑪麗,珊莎咬了咬牙,下定了決心,拎起揹包,直接走出了辦公大樓,來到了離此不遠的另外一座高樓,那不是別的地方,正是《舊金山時訊》的辦公地址,也就是《舊金山快訊》的競爭對手的辦公大樓。。。。。。
珊莎這邊的情況蕭鵬倒不知道,此刻的他默默的看著鮑勃和鮑威爾喝湯,這兩人喝湯的樣子也太沒形象了,不是說鮑威爾像是被十隻銀背大猩猩摧殘過麼?看他喝湯的樣子蕭鵬還真看不出來,那叫一個生龍活虎。
“鮑勃,鮑威爾,朱迪,我想我該走了。和你們相處的這幾天,我過的很開心。”蕭鵬的行李已經收拾好,艾米莉亞在一旁等他。
鮑威爾聽了後,把碗一推:“蕭,你還沒教給我怎麼做鯡魚呢。恩,還有這個蛤蜊湯。”
蕭鵬笑著掏出兩張紙:“這是我寫的菜譜,照我上面寫的做就行了。”一張遞給鮑威爾,一張交給朱迪。
鮑威爾接過菜譜感嘆道:“蕭,你絕對是個仗義的華夏人!”
蕭鵬哈哈一笑:“華夏人都是這麼仗義。”
鮑威爾點頭:“和你相處這幾天,我對華夏人多了很多瞭解,你們根本不像媒體中報道的那樣,不管別人怎麼說,不管別人怎麼做,我們這裡永遠歡迎華夏人。只要華夏人到我這裡來,我保證讓他們有回家的感覺。”
蕭鵬道:“在華夏話裡,那叫賓至如歸,相信我,華夏人講究將心比心,你對他們態度好,他們對你態度會更好的。”
鮑威爾點頭道:“蕭,我記住你的話了。走,我開車送你去赫斯特城堡。”
蕭鵬疑問道:“你這狀態行麼?醒酒了?”
鮑威爾拍著自己胸口:“放心好了,喝了幾碗湯後,我現在的狀態比什麼時候都好。”
知道蕭鵬要走,小鎮上不少人都出來送行,給了蕭鵬不少小禮物。
蕭鵬無語道:“大家的心意我領了,可是我真的拿不了。我是騎摩托車,怎麼可能裝這麼多東西?”不過不管怎麼說,蕭鵬還是多了一個行李包,裡面都是各種小禮物,其實也沒有什麼值錢貨,主要是食品之類,老鮑勃倒送了蕭鵬一個長條盒子,蕭鵬也不知道是什麼。
這是華夏和星條國的又一個文化差異,這裡人習慣當人面拆開禮物,而華夏人習慣自己背地後拆開禮物。蕭鵬還是認為華夏人的習慣比較好點,畢竟能避免了尷尬,你想,同樣你過生日,一個給你的禮物是一個金項鍊,另外一個給你的禮物是塑膠項鍊,你當面一拆,後者不要找個地縫鑽進去?
和眾人告別後,鮑威爾開車把他們帶到了赫斯特城堡,在遊客中心外蕭鵬終於看到了自己的摩托車了。和赫斯特城堡裡的辦公人員做了交接,檢查了一下摩托車的情況,果然已經修好
。蕭鵬和鮑威爾握手告別道:“鮑威爾,謝謝你們這幾天的招待了。”
鮑威爾跟蕭鵬二人揮手:“祝你們一路順風了。”
蕭鵬帶著艾米莉亞告別了鮑威爾,重新踏上了旅途。
“咦?”蕭鵬在離開赫斯特城堡的時候,卻發現路旁停著一輛車,正是那輛寶馬760li。
“這對同志怎麼不偷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