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城根本不值得程元義耗費太多的時間跟心力。
在清洗掉城內的反抗勢力後,那片赭黃汪洋便毫不停歇地繼續向北蔓延而去。
不過在臨走前,程元義還是留下了一些黃天道人用以宣揚黃天道義。
只可惜歷經了剛剛入城時的那一遭浩劫與動亂,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人心就是這樣,一旦有了裂痕,再想彌補註定是千難萬難。
對此,程元義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只能交由時間來慢慢彌合。
……
青州黃天軍北上的訊息,終究是傳了出去。
涿州各郡縣霎時風聲鶴唳、人心惶惶不說,作為涿州腹心的刺史府同樣一日三驚。
“明公!咱們跟他黃天道不是早……早有默契嗎?何以突然來攻?”
“是啊!早知今日,就不該默許他們在我涿州傳道!”
驟然聽聞廣陽陷落的刺史府官吏,驚聲四起。
毫無疑問,當初選擇縱容黃天道人傳道的方略,無異於與虎謀皮!
有那些被黃天賊道蠱惑的百姓作為內應,由此內外夾擊,防守的難度必定會直線上升。
此番幾乎是瞬息陷落的廣陽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涿州刺史魏巍又何嘗不知道這一點?
只是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頗多,有些事情不到最後揭開時,實在不好言明。
所以在沉默了一陣後,魏巍很是煩躁地將一眾官吏全都趕了出去。
等耳旁徹底清靜後,魏巍終於衝著虛空苦笑道。
“明公,可真是害苦了我啊!”
聽聞這話的袁奉也是頗為無奈。
“此事確為我之過也……”
原先他計劃得很好。
與黃天道形成默契、媾和,一來可以拖延黃天道的進軍速度。
二來還可以起到養寇自重的目的。
兩項結合,算得上是贏麻了。
只可惜這世上很多事情想法都是好的,可等到落到實處卻是處處漏風。
他低估了北邊那個後起之秀的跋扈,也低估了程元義的果決。
這才有了眼下措手不及的手忙腳亂。
“那……接下來該怎麼辦?”
事已至此,再去糾結那些有的沒的,沒有什麼意義。
如何亡羊補牢,將手中的棋局盤活才是他們該考慮的事情。
神念交匯中的袁奉一陣沉默。
若是之前,面對青州黃天軍的大舉來攻,他並不會太放在心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只要不是冀州那邊老道張顯親自引兵,合幽、涿二州之力,就算不能戰而勝之,也能將那程元義重新趕回青州。
可現在,被北邊區區萬騎一通騎臉的袁奉,原本的強烈自信蕩然無存,甚至陷入了幾分自我懷疑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