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連二者通往八境天人的最終道途,其實也是殊途同歸。
都是為了合道!
“煉虛合道,合道為真……”
“所以這七境真仙的‘真’字,並不是在闡述仙之真假,而是在求‘真’!”
隨著眼前的世界驟然換了天地,韓紹看著眼前那片遼闊虛無天地,忍不住感慨一聲。
有些日不曾‘來’到這裡,這裡似乎又起了幾分變化。
不但這片虛無天地的範圍,比之前猛地膨脹了許多。
其中某一個角落,還多了一片金色文字彙聚的‘汪洋’。
一念掃過,無需誦唸心中便可知其言、解其意。
【《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
【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以六德為之本,以六律為之音……】
一篇微言大義的總序之後,開篇便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稷下學宮,是儒家聖地,卻不是唯一的儒家傳承。
虞陽鄭氏同樣也是儒家一脈。
家學以儒家六經之一的【詩經】傳世。
那鄭氏老祖鄭範便是以此經成道。
不過這一切現在都是他韓某人的了。
有時候就連韓紹也不得不感慨一聲,自己這一身‘天賦’的霸道與不講道理。
旁人苦修一世得來的東西,只要韓紹想,只要他實力足夠,便能在一夕之間將其連皮帶骨、盡數掠奪!
或許當初教授過前身一段時日的儒家夫子怎麼也想象不到。
自己這位曾經被斥責為‘朽木不可雕也’的廢材學生,會以這樣的方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舉達到他想都不敢想的儒學境界。
韓紹搖頭失笑了一瞬,便將注意力從那片金色文字彙聚的汪洋中轉移開來。
畢竟與他本身擁有的‘天地’相比,那由【詩經】演化而來的人道一角,實在是太過渺小了一些。
是的!
韓紹本身擁有的這片‘天地’,也在演化。
只是相較於尋常法相修士只能憑藉自身苦修的大道,一點一點地烙印法則,從而化虛為實。
韓紹這邊則似乎過於‘智慧’了一些。
它會自我演化!
一片混沌虛無之中,光禿禿的四座‘大門’,突兀地矗立四方,釐定邊界。
中間雲氣升騰、翻滾,卻別無他物。
乍一看,活脫脫就似一個剛剛立起門頭、即將開工的建築工地。
只是儘管如此,真正能夠有幸見到這一幕的人怕是都不敢發出任何有關嘲諷的笑意,只會在震驚之餘,感到格外的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