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攘外必先安內!
這兩句話出口,端坐一旁的李文靜呷了一口茶水,一貫皮笑肉不笑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玩味。
心中笑罵一聲,‘小狐狸!’
明明是公孫族內那些蠢貨動了這小子的女人,這小子心中暴怒,想要挾私報復。
可誰知道這小子竟然對刺殺一事閉口不談,反倒是張口就是清掃天下!
閉口就是攘外、安內!
格局這般一開啟,雖然事情還是那麼個事情,但意味卻是一下子不一樣了。
畢竟為自己的女人出頭報復,只能算是私利。
傳出去難免落得一個‘氣量狹隘、剛愎自用、不顧大局’的名頭。
可要是將這事轉化成公孫氏的內部傾軋、爭鬥,卻是沒有這個顧忌了。
就算接下來他有所動作,也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
而是為了整個公孫度一脈在前面衝鋒陷陣。
到時候反倒是被拖下水的公孫度一脈,要感念他韓某人的付出。
想到這裡,李文靜放下茶盞,心中失笑的同時,也不免感慨一聲。
‘這等心思、城府,果然不愧是天命應劫之人!’
而一旁的公孫度卻沒有李文靜這般複雜的心思。
也絲毫沒意識到自己竟被韓紹兩句話給誆了進去。
兵家戰將,縱橫戰場。
雖然也有奇詭之道,但在言語詭辯、人心算計上終究還是差了不止一籌。
不過這也不能說公孫度這個坐鎮幽州數十年的鎮遼將軍,是個任人愚弄的蠢人。
只能說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
李文靜從韓紹這兩句話中看出的是人心算計。
而公孫度則看到的是眼下的局面。
如今天下亂局漸顯,這個暫時就不說了。
畢竟幽州地處苦寒、僻遠之地,就算一朝爆發大亂,短時間內也波及不到幽州。
更牽連不到鎮遼軍以及背後的遼東公孫。
可遠慮沒有,近憂卻在。
眼下鎮遼軍與烏丸部的戰事近在眼前,能不能一雪去年的恥辱,就看這一仗了。
可偏偏族中那些蠢貨在這個關鍵時候,還是不消停。
連刺殺這等上不得檯面的腌臢事,都搞出來了。
誰也無法保證那些蠢貨為了一己私利,會不會背宗棄祖,做出勾連異族的蠢事。
這麼一想,公孫度的臉色漸漸陰沉了下來。
內部不和,兵家大忌!
所以韓紹這小子的那兩句話說得很對!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