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章不說,提筆就是傳世佳篇!”
“不信,你們等一會,讓他醞釀一下情感,找找感覺!”
劉安一怔,看向了扶蘇身邊的那個精緻的宛如女人般的少年。
趙才也是再次將目光落在了王若楠的身上。
這一刻。
在場的所有人都將注意力放在了這個美得不像話的少年身上。
甚至就連那三個房間內的花魁,也是透過各自的暗格,看到了王若楠。
王若楠站了起來,她剛才看的匆忙,只是記下了幾首。
不過。
她還是開口道:“既然是我輩儒生做出的詩詞歌賦,那就要有些錚錚鐵骨的氣勢!”
“在下不才!”
“正好近些時日聽到嶺南地區的捷報有所感悟,也因此想到了戍守邊關的大將軍蒙恬!”
“所以,才有了此詩詞!”
淳于越立馬朝前走了幾步,豎起了耳朵。
在一群儒生中,有一箇中年男人,本來正在跟著幾個好友笑談風聲。
在聽到王若楠的話語後,也是微微一頓,看了過來。
只聽王若楠開口說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此詩詞一出!
那中年人猛的站了起來。
淳于越當即腳步一個踉蹌,直接撲到了一個歌姬的懷裡,卻是渾然不顧。
他慌忙起身,嘴裡嘟囔著道:“秦時明月漢時關…….”
劉安站在高臺上,也是口中重複著王若楠剛剛念出的詩句,整個人身軀一顫。
他不可置信的看向了王若楠。
這詩詞全篇二十八個字,每句七個字,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每句之內前四個字為一個整體,後三個……
劉安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
這是從未有過的詩詞格律……
趙才也是發現了這首詩的奧妙所在,先不說它的意境和韻意,就單單是這押韻和對整的四句話來說。
這已經開創了一個新的詩詞格式。
大秦的詩詞歌賦,一般都是長篇為主,而其中以李斯的《諫逐客令》為最!
哪怕他趙才寫出了極為精簡的詩詞,可在對整和押韻上和這首詩詞完全沒法比。
況且這還是一首描寫邊塞的詩詞!
再細細品味其中的含義…...
趙才瞪大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