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地產商> 正文 正文_第429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正文_第429章 (1 / 2)

與唐曉的再次意外相逢,彷彿是人生中可有可無的細節末節,過去之後像煙雨般消散,除了夜深人靜時偶爾想起,陳立也不會再像以往那般沉溺在舊日的情感中,拔不出來了。

九月中旬南華集團花費二十億巨資,出手拿下金臣濱河廣場西側、面臨龍川河的一百二十畝住宅建設用地。這一百二十畝建設用地,看上去總價有限,但瀕臨龍川河,樓高及建築容積率都有嚴格的限制,使得實際的樓面價高達一萬四每平方米,比江灣區政府調高後顧慮重重的起拍價,還要高出四成。

新潮銳、南華集團猙獰出手,加上浦建集團、中南實業在背後推波助瀾,江灣區政府都不得不重新審視龍川河北岸區位的價值。

儘管業內的置疑聲還是很強烈,儘管金臣悅園九月份新房銷售業績還是為零,但江灣區政府之前大力推動龍川河危舊社群改造,長時間以來由於開發公司跟業主組織之間的僵持,談不攏回遷補償協議,難有大的進展,在九月下旬之後,接連都是開發公司放寬條件,連續達成五座老舊社群的拆改安置協議。

甚至比商都市所執行的老舊小區改造政策還要寬鬆,江灣區乃至浦江市的老舊小區,在拆改之初就直接引進房產開發公司,與業主代表組成的委員會等實體組織進行談判,就安置補償達成一致協議就進行拆遷改造,否則就隔置談判。

老舊小區的居住面積通常都極為狹窄,回遷安置都要求能得到足夠的面積補償,要不然大多數業主都懶得折騰。

又由於老舊小區本身就建得相當密集,拆除新建高層住宅公寓,能新增的容積率不高,而在扣除公攤面積外,要保持原有業主的回遷房實際使用面積能有1020甚至更高比例的增加,就之前每平方米一萬三四的新房價值,房產開發企業的盈利空間實際上很有限。

江灣區此時拆行的老舊小區拆改模式,外部房企不管資金實力有多強,都不會貿然進入這種有可能拖上好幾年的工程,更願意去拿淨地開工建設而地方房企雖然更能疏通關係,推進談判工作深入下去,但資金實力有限,就算整個專案有不小的盈利空間,前期也沒有能力拿出十幾二十億的資金先搞建設,也就容易搞成不上不下、難以推進的僵局。

在南華集團拿下金臣濱河廣場西側之後,連續達成的五座老舊小區拆改安置協議,模式其實跟此前中南實業一樣,都是透過與之前就深度介入拆改安置談判的地方房企合作,以專案合資或收購的方式,在龍川河北岸先搶佔一塊立足之地。

即便放寬條件,這五座老舊小區的拆改安置成本,折算樓面價依舊要比南華集團的拿地成本低上一截。

新潮銳這段時間除了宣佈新潮銳城市廣場金臣店提前啟動外,在江灣區並沒有其他額外的動作而早在兩千年左右就在津門路沿線佈局的幾家開發企業,在浦江乃至在國內都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又何況現行的城市規劃,津浦路商圈的延伸方向還是在津浦路,不可能立時就扭轉過來。

然而龍川河北岸比津門路沿線多出近十倍的開發體量,以及浦江市南部城區跨過龍川河繼續往南快速擴張,再加上津浦路目前核心商圈內、傳統的百貨商業模式以及日益擁堵的交通需要轉變,加上江灣區自身的產業結構升級,都註定了龍川河北岸區域價值,遲早有一天,會受到足夠的重視。

今日的新潮銳已經有足夠的實力跟耐心,去等候市場契機自然發育成熟,而不再急於一兩年之內就見分曉。

即便金臣悅園一期賣不出一套房子,二期、三期,新潮銳城市廣場金臣店以及金臣濱河廣場,依舊在有條不絮的進行建設中……

與此同時,陳立則開始將視線放到重點考察東江省除浦江之外的其他城市身上。

東江省作為國內經濟發展最為發達的省份,國民生產總值在全國排名前二十強的城市裡,東江省就佔有五座,其他八個地級市排名也都進入前一百強。

而東江省南部的浙江省,又是國內第二發達省份,十一個地級市,同樣有九個地級市排名進入全國前一百強。

這也是陳立將新潮銳往省外擴張第一步的第一步放在浦江,而不是北京的關鍵,浦江及外圍是全國經濟最為發達、經濟規模及體量最大的城市群,預計未來二十年間,就能趕上中等發達國家的生活水準。

跟國內很多城市一樣,東江其他四座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這幾年也陸續啟動新區建設,但地商開發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可以說是盤根錯節,新潮銳不具備天時地利,自然不可能以低價在這些城市規劃的城市新區核心地段儲備足夠的建設用地。

而除了浦江之外,東江省另四座全國排名進二十強的城市,土地價格有比商都高,但也高不到哪裡去,也有比商都低,也只是略低,又有很多跟商都類似的特徵,對掌握這四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新潮銳高層更顯得更得心應手。

陳立帶著高豐銘、嚴奇偉、肖華他們,集中利用兩個月的時間,連續考察了這四座城市即將推出上市交易的四五十宗建設用地,最終將關注焦點放在六宗位於這些城市新舊城區交替區域的建設用地做進一步的市場調研及策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