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萬邦的總資產是高達九百億,但總負債也快超過四百五十億。
無論韓家還是鄭家的支援,萬邦地產這時候想要進一步從金融機構借貸,也已經是很困難了,他們倒是想過這時候增發新股,進行新一輪的融資,但問題在於,所有參與新股增發融資的投資機構,在拿到新股後要鎖定十二個月才能減持。
雖然很多投資機構也預測證券市場還將有一波漲幅,但顯然又極少有人認為這波漲幅能維持到十二個月之後,所以短時間內,萬邦地產的增發計劃是無法實施的。
所以不管怎麼說,不管多高的代價,萬邦嘉龍還是要繼續短融一部分資金,解決短期的建設資金緊缺問題,而只要等濱江新城一期零八年三四月份能夠開盤上市了,就會源源不斷有資金回籠,從而解決掉資金緊缺的問題。
即便不談內心對陳立的牴觸,張小天也不可能將資金投入他更不熟悉的領域星微電子,也不覺得萬邦嘉龍的濱江新城,背後有三家這麼大規模的企業支撐,會出什麼問題。
陳誠跟張小天在一起,自認為是賺到大錢了,自然是附從張小天的意思,而且在他心裡,覺得陳立為這麼點規模的專案融資跑來跑去,也沒有他以前想象的那麼牛逼,喝了一大口摻合雪碧跟白蘭地的酒,跟張小天說道:“我也就跟你一說,你覺得不行,那就算了吧。”伸手拿起那疊融資材料,就扔到茶几對面的垃圾簍裡。
而就在陳誠將星微電子融資材料扔進垃圾簍的時候,陳立讓周斌、趙陽,將羅強、黃博還有張浩然接到他家裡來喝茶。
陳宅是買下陳至梧舊居後改造的,面積不大,將兩層地下室算進去,也就五百平方米,但有前後庭院,陳立在後院的角落裡,用鋼材、落地玻璃以及石材為主,建了一間十二三平方米的茶舍,四壁是落地窗,院子裡的淺池冰封住,積了一層雪,在暖融融的茶舍裡喝茶聊天,氣氛最好。
前後談了一個多月,諸多細節都已經敲定,中大觀瀾創業投資基金以及產業基金,加上沈建紅他們作為個人投資者,注入三億的資金以及一億的資產,將星微電子的資產估值做到十個億,然後張浩然代表青泉市政府出面,幫星微電子協調解決三個億的貸款補充流動資金,以及啟陽市能給的優惠政策,張浩然也都已經幫星微電子爭取到。
雖然目前青泉市委市政府是張偉任、孫建業主導,這兩年來他們儘可能將資源,往西北翼新城區傾斜,但濱江新區這邊已成氣候,而且濱江新區與商東新區的聯動、融合,以及產城融合發展,是省委省政府以及商都市委市政府都大力推動的事情,張浩然擔任常委、常務副市長兼任濱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等一系列職務,推動開展相關工作,張、孫二人倒也不會明面上添什麼堵。
陳立為推進中大觀瀾所投的創業團隊能進行更快的產業孵化,年初個人拿出大量的資金,在青泉濱江高新產業園區內投資建造一座觀瀾產業小鎮,建造了一批廠房、辦公寫字樓、研發實驗基地、商務平臺以及員工生活區。
觀瀾產業小鎮主體佔地逾三千畝,目前一期已經建成,就等著引進第一批企業入駐。
現在專案談妥了,星微電子的新廠元旦之後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啟動起來,預計過了春節,組裝車間就能投產,半年之間就能達到預設產能,這要比星微電子在啟陽市投建新廠要高效得多。
星微電子的投資雖然不大,但陳立投入極大的精力,差不多這一個多月來,跟羅強見面長聊就有七八次,也趕著高燦、趙陽他們跟星微電子的團隊保持密切聯絡。
星微電子以往更注重跟外資品牌的合作,下一步的擴張發展,也主要側重從外資品牌廠商手裡接單,這是羅強已經擬定的計劃跟策略,陳立對電子資訊產品也談不上多熟悉,不會胡亂指揮,但從宏觀產業、經濟發展環境上,陳立是絕對有發言權的:
“國內房地產市場這幾年來的異樣繁榮,從根本上來講,是國內經濟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積累之後,一次大的井噴,這實際代表著國內其他領域的消費市場體量日益擴大、繁榮,對中高階消費產品的需求也將越來越高。星微電子要不要做自己的品牌,我說不好,但即便現在做自己的品牌還不夠成熟,星微電子未來真正的發展重心還是要跟國內品牌廠商合作,重點開發國內的市場——我也注意到,這恰恰是星微電子的同行目前所忽視的,是星微電子能奮起直追的領域。”
陳立的判斷,羅強是認同的,只是星微電子之前的資源有限,他只能一步步的推動星微電子業務的拓展,只能去抓一兩家重點客戶,而眼下星微電子看似融資額度沒有什麼變化,但這一個多月來的接觸,羅強認識到新潮銳、大商資本背後的資源,甚至哪怕是將中大觀瀾這些年所扶持的在電子資訊及多媒體方面的創業團隊跟星微電子整合成一個體系,就能讓星微電子從量到質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羅強自然就有信心同時兼顧多客戶、多市場的業務開發。
陳立又跟張浩然聊了很多關於推進觀瀾產業小鎮的發展事宜。
陳立個人出資在青泉濱江高新產業園內建觀瀾產業小鎮,一方面是推進中大觀瀾所投創業團隊進行更大規模的產業孵化,另一方面也是張偉任、孫建業多多少少的制肘,限制了青泉市政府對高新產業園的軟硬體基礎投入,所以他就跟青泉市政府籤協協議,從高新產業園拿出兩千畝以工業用地為主,配套少量住宅及商業用地的建設用地,進行聯合開發,將產業園基礎設施的年投入幅度提高到之前的三倍以上。
除了這個之外,陳立還在觀瀾產業小鎮的東翼,簽下五千畝無法耕作以及房屋建造的礦區沉陷地,計劃投入五個億進行生態改造,為觀瀾產業小鎮打造一座丘陵溼地公園出來,以便觀瀾產業小鎮未來能有旅遊等產業領域的增值發展。
觀瀾產業小鎮雖然位於濱江高新區內,但距離青泉新銳城距離有七公里,未來十年內都看不到濱江新區有發展到觀瀾產業小鎮的趨勢,就是目前已經在造的高速公路以及青泉與商都之間的第三座跨江大橋,從觀瀾產業小鎮西翼透過,適宜做大產業規模。
當然了,陳立個人目前才投入十億資金,一期將小鎮的框架給搭了起來,後續還需要二到三十億的資金,才能將軟硬體基礎設施都做好,陳立不希望都是他個人投入,這次回來打算跟西隆集團孔文正他們接觸,就是希望將他們手裡的資金引進來。
要僅僅是陳立個人投入,他手裡是抓著一百億的巨量資金,但最多也只能在青泉、商都做兩三個這樣的專案,而要是能將青泉煤炭圈的資本大規模引入進來,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當然,談成的難度很大,畢竟相比較此時炙手可熱、可謂黑金的煤炭開採、以城市住宅、寫字樓為主的房地產開發,跑到角落裡發展以產業發展為主、培育期可能長達十年的產業小鎮,目前能看到的回報率實在太低,都未必能趕得上買銀行理財,陳立也不清楚能說服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