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何婉次日就直接到國邦,跟沈興邦、沈建國、沈建紅談股權轉讓的事情。
何婉以個人名義上拿一百五十萬收購國邦13%的股權,又向陳兵等管理層借出六十萬,收購剩下5%的股權;國邦董事會重新改組,明確沈建紅為董事長,沈興邦、沈建國、何婉以及陳兵為董事,但公司的日常工作,由沈建紅、陳兵兩人負責,江波、沈瑩以及沈興邦都不再幹涉公司的日常管理,當然這時候沈瑩與江波已經取消婚約了。
另外新潮銳置業,將一千五百萬的保底資金轉入國邦地產的帳戶,將國邦花園剩餘一千套中小戶型房屋全部接手過去。同時新潮銳置業,還將為國邦地產提供一筆一千萬的擔保貸款,以便能推動國邦花園二期的建設。
等國邦的事情搞定,已經是到五月了,在何婉跟大舅他們正式籤置股權轉讓協議的次日,陳立就專程去找張浩然,談社群組團建設的事情。
張浩然剛接手商東新區的工作,廢寢忘食,吃住都在東山鎮,陳立也只能直接到張浩然辦公室裡談事情。
趕到商東新區在東山鎮的管委會大樓,看著裝潢頗為氣派的辦公室,陳立笑著跟張浩然說道:“浩然哥現在在東山鎮,可就成土皇帝了啊。”
“什麼土皇帝,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個管委會副主任手上到底有多大權利,”
張浩然笑著從辦公桌後面走到會客區這塊,和陳立一起坐在沙發上,待秘書送來一杯茶水離開之後才問道,“今天找我來是有什麼事情吧?你要是說專程來看我的,我可是不信。”
“當然是專程來看你的,順帶著找你商量點事情。”陳立泯了一口清茶,要說這裡的配置還不錯,聞了一下就知道這是今年剛剛採摘的上等毛尖。
張浩然從茶几上拿過招待用煙給陳立分了一根:“你小子啊……”
陳立這時候將他想推動商東新區在東山華府、國邦花園周邊建設小學、幼兒園、社群醫院、公園等公共生活配套設施的想法說出來,這不僅有利東山華府、國邦花園儘快形成成熟的城鎮住宅片區,同時也是更快的推動東山鎮乃至商東新區的發展。
事實上,東山華府及國邦花園周邊的公共生活設施配套建設,並非陳立這時候突然冒昧提出的要求。
在商東新區的啟動區域規劃裡就明確提出來了,陳立目前只是希望張浩然能推動著加快這些公共生活配套設施的建設,也適當將建設標準提得更高一些,或者規劃調整得對東山華府及國邦花園更有利一些。
目前商東新區的形勢變得不明朗,看不到省市兩級政府的明確支援,金水區政府這邊,對獨立推動商東新區的配套設施建設,態度也就曖昧不清了。
事情肯定不會太順利,陳立打算拿出一部分資金支援東山鎮,但是現在還不能說,必須摸清金水區政府,特別是葛明輝跟陳宏昌的態度才行。
張浩然點點頭,說道:“這些工作是要推動,加快去做,但目前主要還是看葛明輝書記的態度,我看什麼時機合適,找他好好聊一聊……”
陳立點點頭,知道這事還急不得。
張浩然是羅榮民的人,有羅榮民在,張浩然在商東新區推動一些工作,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援,但現在羅榮民調到潁河去任職,張浩然在金水區、在商東新區就不再炙手可熱,甚至就連葛明輝的態度都變得曖昧不清,更不要說他們還有陳宏昌這個明面兒的死對頭在。
張浩然目前辦事的策略,不管葛明輝的態度是不是曖昧不清,但有些工作想要推動,還是得直接去找葛明輝;特別是這種有政績加成的,還得是葛明輝牽這個頭,他不能去佔這個光環。
這也是當下沒有辦法的事情,能不能成,還需要等葛明輝那邊的訊息。
陳立準備要走,張浩然拉他,說道:“過幾天區裡有一個投資洽談會,會邀請一些投資商參加,新潮銳、錦苑國際都會接到邀請,到時候葛明輝書記他們都會參加,你們到時候一起過去露個臉吧。”
“好的!”陳立點點頭,答應到時候拉錢萬里一起過去。
*************************************
五月上旬的金水區政府投資推進會,是在金水區政府辦公樓舉行的。
除了已經在金水區投資的企業代表、開發商等等,還有一些有意向在金水區進行開發的投資商都有參加。
陳立、錢萬里、何婉、以及鄭文遠他們,上午聽取了區政府的投資專案推介報告,下午實地參觀了金水區位於主城區和商東新區的一些規劃建設專案。
商東新區cbd核心區的起建遙遙無期,非常冷門,縱使金水區政府在商東新區有一些規劃在推動著建設,但此時真正有意原拿大筆資金參與進來的投資商聊聊無力,特別是地產界,目前的注意力主要集中萬邦大廈附近的中山路商圈以及雁鳴湖大學城。
而商東新區的一期建設規劃區域,距離雁鳴湖大學城,中間至少還有七八公里的空檔,誰知道這個空缺到驢年馬歲能填滿,讓商東新區與主城區直接銜接起來?
目前商東地價大幅滑落,金水區不得不控制商東地塊的供應,希望能將地價拉上來,但上個月僅推出一副五十多畝的商業用地,最後還是以十五萬的底價落槌。
走到秀石山南麓那一塊的規劃區域時,方義新等人看到陳立跟何婉、錢萬里指著一大片拆遷掉以及未拆遷的土地指指點點,離得太遠也沒聽到他們說什麼,不過看陳立面色沉穩,說起話來的神態頗有指點江山的意味,心裡非常不舒服,就對身旁的高俊蒙說道:
“高總,你看那小子現在好像對這片地方還情有獨鍾呢,這時候還能笑得出來,還真是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