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輕舟仍是淡然,不說話,等待著下面的領導開口。
教員忍不住,轉過身去面對著後面滿教室的學生:“十八反是中醫用藥的禁忌,有具體的名錄”
說罷,他把十八反背了出來。
這位教員小時候學過幾年中醫,後來才去學了西醫。
十八反是入目基礎,加上小時候背過的知識,簡直是在腦海中生了根,不用多想就能脫口而出。
他先把十八反背完了,然後才對學生們道:“顧院長編寫的教材裡,第109頁,治療失眠症,其中有西洋參,也有黎蘆。黎蘆是反西洋參的,這就犯了十八反。”
學生們恍然大悟,齊齊點頭,然後又埋頭去找錯誤。
教員舒了口氣。
他剛想轉過身,坐在他後排的學生,已經找得不耐煩了,直接把書遞過來:“老師,哪有十八反?哪有黎蘆?我眼睛都看花了”
教員一愣,伸手想要接過學生的書,同時耳朵聽到其他學生都道:“是啊,哪裡有黎蘆啊?是第109頁嗎?前後都沒有啊。”
這有點怪異。
別說教員,就是衛生部的次長和校長,也忍不住轉過臉。
教員一把奪了學生遞過來的書。
他低頭一看,差點眼前發昏:學生的教材上,那個藥方沒有黎蘆,豁然寫著“葛根二錢”,不是“黎蘆兩錢”,完全不同。
教員懷疑自己眼花,把自己的書再次拿起來。
不同的。
他的教材上,是寫了黎蘆兩錢;而學生們的教材上,寫的是葛根二錢。
葛根不犯十八反的。
教員再把書翻過來。
是同一本書的,扉頁都一樣,只有這一頁不同。
教員懵了。
衛生部的次長,也滿腹疑惑。他看到的教材上,的確犯了十八反;而學生們嘰嘰咋咋,全部在問到底在哪裡。
於是,聶次長也問學生:“書給我看看。”
他也看到了學生的教材,教材上沒有錯,沒有黎蘆,只有葛根。
“不,不可能的!”旁邊有人激動了起來。
是王玉年。
他站起身,搶過一名學生的教材,翻看到了第109頁。
沒有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