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東三環的一家咖啡館內,看到一個穿著灰色大衣的女人,李傑起身招了招手。
湊近後,女人伸手道。
“你好,我是袁荃。”
“你好,吳迪。”
稍微寒暄幾句,兩人就聊起了劇本。
袁荃是張柳推薦的女主角。
前年,憑藉《小魚兒與花無缺》裡的蘇櫻一角,袁荃徹底開啟了名氣。
不過。
這年頭內地演員的片酬並不貴。
機會也少。
透過張柳的關係,李傑把本子遞了過去,大概過了半個月,袁荃那邊就傳回信了。
她接了。
“吳導,這部戲你準備什麼時候拍?”
“預計是三月,可以嗎?”
“三月,沒問題。”
雖然她馬上有一部話劇要全國巡演,但那是六月份的事。
何況。
《自殺熱線》是一部短片。
拍攝時間最多十天半個月,不會影響排練。
她接這個戲,其實並不是看重‘吳迪’作家的身份,主要是因為劇本比較有意思。
如果沒看到這個劇本,她都不知道燕京有那麼多的求助熱線。
後來。
她側面打聽了一下。
求助的人,還真不少。
另外。
這個短片很考驗演技,畢竟,它的場景很簡單,主要場景只有一個辦公室。
自殺的那個老人,全程幾乎沒有露面,他的形象全部來源於和女主角的對白。
換而言之,戲份都在女主角身上。
很有挑戰性。
當然。
如果能演好,對她個人也有好處。
短片雖然無法在院線上映,但一部好的短片,在圈內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圈外。
很多導演、選角導演,都會經常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