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覷得將軍軍馬有一神物,端的是提高戰力。”他眼睛望向了宋時江燕青等人的坐騎,笑道,“雲與董平將軍對攻,發現其下盤比雲還穩,想必是此物的功勞。”
“子龍真是好眼力呀,些許小物件都被你發現。”宋江已經知道趙雲說的就是馬鐙了。這小東西毫不起眼,一般人根本注意不了,宋時江護衛軍內也發令嚴格保密,但才兩天功夫趙雲就已經發現了。
“將軍謬讚了。凡我騎兵,需分得精力夾緊馬匹,作戰多為扎、刺、砍、劈、砸,然將軍麾下包括董平將軍居然能單手夾槍衝鋒,此非好力氣好武藝不敢為也。當世如此衝鋒者俱是萬人敵,遂雲注意到了。”趙雲微笑著解釋起來。
“宋將軍,此是時代的大變革呀,雲不敢想象,千萬騎兵夾槍衝鋒的盛景,鬼神莫當呀。”趙雲眼中充滿了無限羨慕。
宋江大笑,說道:“子龍,子龍若來,此騎兵領軍者非子龍莫屬。子龍呀,你那白馬我即刻叫人配上馬鐙馬掌,就是你說的神物,你就可自己感知了。可千萬別告訴別人咯。”
“謝將軍厚愛,謝將軍賜物,雲感激涕零。”趙雲見得能提高戰力,也是異常的高興,躬身拜道。他更感激宋江的莫大信任與莫大重託。他也多想有一天能率領著一隻無敵的騎兵縱馳天下呀,只是只是再看看再忍忍,趙雲暗暗提醒著自己。
正說間,神行太保戴宗風火神行而至,大聲叫道:“主公,原來你在這兒呀,讓我一頓好找。曹操發檄文討董啦!”雙手高舉一卷布帛。
宋時江大喜,急拿過來而看。檄文曰:
“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官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洩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宋時江大喊:“眾位將軍,都別散了,都到某這裡來。”俟得大家又圍回來,宋時江手舉檄文大喊道:“兄弟們,某手上就是曹操的檄文,我等進軍洛陽,討伐董賊,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我命令,各營整頓軍馬,不日出發東郡。”
“遵命!”眾將齊聲大喊,俱是十分激動。
宋時江又安排道:“戴宗,速派人至壽張、梁山。宣壽張盧俊義、公孫勝率張清馬軍第五營、索超第六營、史進第七營、穆弘第八營,劉唐步軍第三營、楊雄石秀第四營來範縣匯合。命壽張雷橫守備營嚴守壽張,凌振火器爆破營協防。命梁山楊志守備營嚴守梁山,李俊水軍三營協防。”
戴宗拱手喊道:“遵令。”他又一次施起神行大法,風火急行而去。
午後,範縣東城門外五里,宋時江“籲”的一聲,停住了馬步,微笑著凝望身側一直騎著小紅馬沉默不語的大喬,說道:“兩位小將軍,宋某隻送至此,伐董事關重大,諸事忙碌,宋某還得一一安排。”大喬滿身俱躲在那大紅刺繡外嵌雪白貂毛的披風中,低垂著腦袋,還是沉默。倒是一旁的小喬很是興奮,脆生生說道:“宋縣令,已經五里了,回去吧。我和姐姐自會回去。”
宋時江看著小喬,滿是笑意說道:“扇兒,怎樣,幫你的小白配了馬鐙,釘了馬掌可是好多?”
小喬笑嘻嘻道:“這馬鐙真真是好,馬掌嘛扇兒目前還不知道。不過,給小白穿上鞋子,它一定更舒服呀。謝謝縣令哥哥。”
宋時江笑眯眯地說:“不謝不謝,都叫我縣令哥哥呀,某還不幫你呀。那宋某告辭了。請轉告令父,不日宋某必將率軍與太守匯聚,共伐董賊!告辭。”
宋時江又招呼了一聲沉默的大喬:“喬將軍,告辭了,宋某回去整兵,不日再見。”而後拉起身下青驄馬轉身,往範縣而去。
賓士不出百步,耳畔卻聽見了那邊大喬清亮的歌聲: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二十功名塵與土,三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中平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宋時江不由得停住了馬步,亦大聲地唱和了起來。一個清亮,一個低沉;一個悽傷婉轉,一個慷慨激昂。歌聲在空中縈繞,相互纏綿,合於一起,傳出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