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舒笑了下說道:“在鄉下都這樣的。若是不聽婆婆的話就會被刁難甚至責罰,要敢忤逆婆婆而丈夫又不護著被送回孃家,那就只死路一條了。”
所以張巧娘當年對林老太太唯命是從,看著她捱打也不攔著知道她也是身不由己,不僅沒怪罪還可憐她的遭遇。不過還是應了一句老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清舒不想一直說張巧娘,沒什麼意義:“我以前跟你說過,林家族內有幾個嫁出去的姑娘因為忍受不了夫家的虐待自盡身亡。”
青鸞忍不住說道:“她們為什麼要自盡而不和離呢?”
清舒無奈地看著她,說道:“你這話就像先朝時天下大災老百姓沒東西可吃,而皇帝卻說何不食肉糜這話一樣。她們沒有謀生的本事孃家也不准許他們回去,被和離很容易被惡人糟踐或者發賣。賣身為奴還好,若是賣入青樓妓館呢?還不如一死了之,至少這樣還能留個清白。”
青鸞心頭一顫,說道:“所以姐姐你創辦青山女學讓她們學了一技之長,這樣哪怕婚後不幸福也敢於和離。”
“是,也不是。在青山女學除了可以學到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讓她們知道自己不是誰的附庸而是獨立的個體。另外在女學能認識許多人,以後遇見過不去的坎也有相幫的人。”
她創辦女學這麼多年,前面兩批的學生很多已經嫁人了。這些姑娘因為性子獨立且外出做工,很得夫婿跟夫家的人尊重,只可惜這數量相對天下女子的來說還是太少了。
青鸞抿了下嘴說道:“姐姐,對不起。”
清舒輕輕一笑,說道:“好端端的說什麼對不起?”
“你以前辦女學的時候我還覺得你傻,拿錢給別人花自己卻苦哈哈的。是我膚淺了,你做的這件事才是真正在積福德。”
她姐剛說命運是可以改變的,這話一點都沒錯,青山女學確實改變了許多女子的命運。
清舒笑了起來,說道:“覺得我傻你還幫著我創辦分校,可見你跟我一樣傻了。”
青鸞搖頭說道:“我當初費心費力辦分校是為了討你歡心,並沒想過女學會改變許多人的命運。”
捐錢給寺廟或者施粥,都不如她姐做的,這才是真正積功德的事。
清舒聽到這話,笑了下道:“過程如何不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你幫了許多的孩子,這就是結果。”
她的青山女學之所以辦得如此順利,其實主要是歸功於始賢皇后與大長公主。始賢皇后創辦的文華堂以及其他學堂,讓人們思想已經轉變覺得女子也該讀書習字。只是官辦的女學費門檻都高,平民的家庭進不去也負擔不起,青山女學成本不高也能學得一技之長所以他們接受度很高。而大長公主給了她足夠的支援,讓女學抵抗住所有的阻力順利地辦了下去。所以,要讓天下的女子實現獨立自主,需要許多人努力才行。
自己的付出得到認同,青鸞很高興:“姐,等回了蘇州我就去青山女學幫忙。”
清舒笑著點了下頭。
 本章完